南非氣候變化談判將非常艱難
從更大范圍來看,本次核泄漏事故可能會發酵為世界性的核恐慌,對新能源、特別是核能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目前,美國、德國、荷蘭、意大利、印度、中國都開始重新評估核能政策,暫停或推遲新的核電廠計劃。國際原子能機構已著手制定新的核能安全標準,八國集團也準備在6月份的會議上討論核能開發和能源安全標準。
可以說,國際社會對日本核泄漏事件的關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所有這些都會延遲核電的推進步伐,影響各國的能源供給,同時給氣候變化談判和國際減排目標的實現帶來新的困難。
可以預見,今年的南非氣候變化談判將非常艱難。
核泄漏事件對一些國家的清潔能源和減排政策也會產生影響。最近,德國反對核能的綠黨在地方選舉中獲勝,逼迫執政黨不得不修改一貫堅持的減排與推進核能政策。美國奧巴馬總統面臨連任選舉,可能不得不放棄或推遲他在競選綱領中宣稱的以推動核能為主的“清潔能源”政策。即使是核能大國的法國,也出現了審慎的呼聲。
但另一方面,核能發展受阻也可能給世界能源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目前日本已開始加緊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發展步伐,這也許能產生新的曙光和商機。日前,日立、東芝等企業出巨資參與美國的太陽能和風能的開發利用,以期從中學到新能源利用的實用技術。NEC聯手意大利電力巨頭開發智能電并網系統,三菱公司加快研制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天然氣汽輪發電機(TARBIN),這意味著核輻射危機孕育了新的發展機遇,促進了新能源發展。
4月8日,日本政府決定,為了節電將大力推廣LED節能燈,并加快提高太陽能發電能力。此外,日本即使調整承諾的減排目標,完成起來也很困難,為此他們需要同國外進行大量碳排放權交易,這反而會促進國際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最近,歐洲碳交易市場價格迅猛上漲,就是一例。
“核污染”可能演化成國際性的“核公害”
日本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高速增長期曾經歷過一次嚴重的環境公害危機,即熊本縣的“水俁病”。50年代初,在日本熊本縣的一個叫水俁鎮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患口齒不清、面部發呆、手腳發抖、精神失常的病人,這些病人久治不愈,就會全身彎曲,悲慘死去。這個鎮有4萬居民,幾年中先后有上萬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種病狀。
當時生產工業用氮氣的私營企業矢口否認工業廢水污染了近海河流造成“水俁病”,政府也無所作為。最后經熊本大學醫學部長期驗證,在1956年認定正是由于居民長期食用了海水中含汞的海產品所致。水俁病的受害和死亡人數達3000多人,此后患者開始要求企業和政府賠償,長達40年的訴訟將原公司高管送入監獄,高達數十億日元的賠償金成為日本長期的負遺產。
本次的核污染也可能進一步演變為嚴重的環境公害危機,即核污染公害。
這次事故中,東京電力為了企業利益,隱瞞真相,延誤處理進程,而政府信息不靈,疏散和指揮不力,造成福島縣周圍土地、地下水、農田被污染。盡管東京電力和一些科學家稱,“對人體沒有直接影響”,但災難的史無前例,人們目前對污染的深刻性還處在認識不清和憂心忡忡之間。
現在,為核電站降溫用的攜帶高放射物質碘和銫等核元素的水被排入大海,雖然海水可以稀釋放射物,但其仍然有可能對生物鏈和物種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而一些核放射物的潛伏期可長達30年。核公害問題也許一時不太明顯,但幾年、幾十年后,核污染的被害癥狀和后患可能會逐漸顯露,到那時,危害程度可能不亞于水俁病造成的環境公害。日本政府決定對受到核輻射的現場作業人員進行長達30年的核輻射追蹤檢查,足以證明核輻射影響的嚴重性和長期性。
一般的廢棄物和空氣污染問題,目前已有有效的技術和措施可以處理和防治,其影響也是局部或一國范圍的。但本次核泄漏的污染物已漂浮到世界許多國家,造成了跨越國界的國際性污染,其影響可能會超出以前的公害危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