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園區建設“開足馬力” | 07-16 |
加快能源綠色轉型,打造零碳示范樣板—— 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零碳園區建設、以“單位能耗碳排放”作為評判零碳園區的核心指標、鼓勵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等綠色電力直接供應模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印發《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零碳園區建設繪制出一幅清晰的“路線圖”。 8項任務統籌推進 什么是零碳園區?國家發改委有…… |
到2027年底力爭大功率充電設施超10萬臺 | 07-16 |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近日印發《關于促進大功率充電設施科學規劃建設的通知》,提出穩步構建布局合理、品質升級、技術先進的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到2027年底,力爭全國范圍內大功率充電設施超過10萬臺,服務品質和技術應用實現迭代升級。 隨著產業迭代升級,單槍充電功率達到25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充電設施得到普及,助力提高充電效率,緩解里程焦慮。通知提出,率先對重大節假日期間利…… |
國產大型變速抽蓄機組交流勵磁系統下線 | 07-16 |
7月6日,廣東肇慶浪江300兆瓦變速抽水蓄能機組交流勵磁系統通過工廠試驗并正式下線,工程應用將由研發制造進入現場安裝階段。 抽水蓄能機組主要由發電電動機和水泵水輪機組成,利用山上山下兩個水庫進行水能和電能相互轉換。其中,機組交流勵磁系統根據負荷調節需要維持電壓的穩定,相當于人維持正常呼吸的“肺部”。相對于傳統定速抽蓄機組,變速抽蓄機組可通過改變約7%的轉速,實現近50%范圍的抽水…… |
迎峰度夏全國電力負荷創新高 | 07-16 |
記者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獲悉,近期,全國多地出現高溫悶熱天氣,疊加經濟增長雙重拉動,各地電力負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創歷史新高(2024年為14.51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接近1.5億千瓦。 入夏以來,華東地區,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 |
全球最大零碳氫氨項目在內蒙古投產 | 07-16 |
7月8日,全球最大零碳氫氨項目——遠景零碳氫氨項目首期32萬噸投產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舉行。 近年來,赤峰加快推進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開發利用,積極推動綠電變綠氫、綠氨、綠醇。綠氨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和清潔能源載體,在鋼鐵、化工、發電、航運等行業的降碳減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次投產的項目,通過自建的大規模可再生能源電站產生綠色電力,大規模制備高純度綠氫;綠氫再與氮氣在新型合成塔…… |
國家能源集團發布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 | 07-16 |
6月28日,國家能源集團在京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該模型構建了覆蓋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產調中樞、設備檢修全鏈條的智能決策體系,實現電力全場景智慧化升級、模型自主優化能力升級和電系統智能化變革升級。 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能源產業格局。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充分發揮全球領先的裝機規模和數據資源優勢,…… |
[組圖]以科技之力 守護荒漠中的能源“動脈” | 07-16 |
新華網北京6月30日電(張昊哲)近日,國家管網集團甘肅公司酒泉作業區嘉峪關壓氣站舉行了一場“看管網 進站場 亮品牌”媒體公眾開放日活動,各式各樣的“管道衛士”陳列于此。這些國家管網集團目前所應用的高科技裝備,有力保障油氣管道運行安全。 國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氣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中衛)甘寧段日前成功投產。此次投產的甘寧段管道長1162公里,管道沿線地質條件復…… |
[圖文]我國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項目建成投用 | 07-16 |
打通產業鏈,形成“光伏制綠電、綠電制綠氫”新能源產業格局 7月2日,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建成投用,這是我國首個實現工業運行的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與前期投用的樁基式水面光伏聯動,成為目前中國石化規模最大的水面光伏電站,整體項目年發綠電1670萬千瓦時,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萬噸,相當于多植樹75萬株,對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淺海地區全海水環境的推廣具有重要…… |
[組圖]2025年電動車充電設備優選指南:鄭州興科電子以 | 07-11 |
一、2025年充電設備行業趨勢:安全、智能與全場景覆蓋成核心需求 隨著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突破4億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35%,充電設備已從“基礎配套”升級為“民生剛需”。《2025中國智慧充電行業發展白皮書》指出,當前市場核心痛點集中在三大領域:一是戶外場景下設備防水、防高溫等安全性能不足;二是多車型兼容與支付便捷性差;三是運營商面臨部署慢、運維難、用戶粘性低等挑戰。在此背景下,具…… |
惠及2億人!西氣東輸累計向長三角輸送天然氣達5500億立 | 06-10 |
6月5日,據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消息,國家管網西氣東輸累計向上海輸送天然氣突破650億立方米,向長三角地區輸送天然氣達到5500億立方米。累計輸送的5500億立方米天然氣,折合替代標煤7.1億噸,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硫1399.2萬噸、粉塵3.98億噸和二氧化碳8.04億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24.2億公頃,約等于67個長三角面積,為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綠色動…… |
中國煤科上海研究院開創煤礦智能化掘進技術革新 | 06-10 |
在山東能源集團東灘煤礦某個工作面,一臺通體白色的“鋼鐵穿山甲”正以每小時9米的截割速度向前推進。 這臺由中國煤科上海研究院掘進公司自主研制的全國首套懸臂式智能化掘錨機器人,已在這里完成了為期6個月的工業性試驗。它憑借高效智能的作業模式,成功破解傳統掘進效率低、安全隱患大、勞動強度高等難題,將截割、裝運、行走、鉆錨及支護等核心功能融于一體,突破了多項行業技術瓶頸,首創中線定位自動切…… |
國內首臺超大功率井下礦用軸流風機投運 | 06-10 |
記者近日從中鋁國際昆明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獲悉,由該院自主設計的井下大功率新型風機在玉溪礦業大紅山銅礦成功投運。該風機試運行功率高達3150千瓦,成為國內首臺超大功率井下礦用軸流風機,也是目前國內非煤礦山中最大功率的礦用風機設備。 項目負責人李謝平介紹,該設備采用葉片整體調節和高壓變頻控制技術。投運后,玉溪礦業北回風系統風機設備由原有的9臺變為1臺,回風能力從原來的260立方米/秒…… |
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互聯網辦電服務體系 | 06-10 |
國新辦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深化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全面打造現代化用電營商環境有關情況。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宋宏坤說,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互聯網辦電服務體系,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高效便捷辦電服務方式基本形成。 “全國各省份基本實現了政務平臺與供電企業用電報裝系統的互聯互通,依托政企協同辦電信息共享平臺,供電企業可以提供居民用戶‘刷臉辦電’、企業用戶‘一證辦電’等智…… |
2024年我國氫能生產消費規模全球第一 | 06-10 |
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生產消費規模超3650萬噸,位列世界第一位。 “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累計建成產能超25萬噸/年,我國占比超50%,已逐步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引領國家。”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在解讀《…… |
第三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全面啟動 對五省(區)和 | 06-10 |
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規定,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組建8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分別對山西、內蒙古、山東、陜西、寧夏5省(區)開展督察,統籌開展黃河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同時對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業開展督察,進駐時間約1個月。 這是《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中國煤科:“磁耘”智能精準定位系統破解選煤廠無盲區 | 06-10 |
近日,由中國煤科下屬北京華宇中選自控公司自主首創研發的“磁耘”智能精準定位系統,成功攻克了選煤廠立體空間復雜環境下連續穩定定位的技術難關,解決了傳統藍牙、UWB等技術在復雜工業場景存在的定位漂移、信號遮擋、信號干擾等行業難題,實現了選煤廠無盲區精準定位,大幅提升了選煤廠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運維效率,成為煤炭洗選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典型案例。目前,該系統在國能包頭能源李家壕選煤廠…… |
[組圖]和大小一樣重要的還有胸型!杏林隆胸 | 05-08 |
說到女生的胸部,向來帶點神秘的色彩。一提到胸,很多人想到的,似乎都是和“大小”相掛鉤。然而呢,女生的胸部不止有大小之分,還有形狀之分。 我猜你們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夠了解自己的胸部,因為不了解,所以也就注意不到很多細節。那今天咱們就從胸型來慢慢說! ◀ 你屬于哪種胸型? ▶ 從最常見的來…… |
[組圖]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助推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 05-06 |
低空經濟是我國當下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機場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的決策部署,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率先成立全國首個省級低空經濟國資平臺。通過構建“低空三張網”、打造“低空三中心”的核心發展模式,加快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培育產業新生態,為浙…… |
[圖文]伊利股份系統性開展數智化升級 加快形成奶業新質 | 05-06 |
近年來,我國奶業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產量、質量、裝備水平等各項指標穩步提升,但我國奶業仍需激發產業加速升級的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升全球競爭力,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在2023年領導力峰會上,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表示,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拉動經濟增長。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助力健康中國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當前中國…… |
[圖文]運達股份陳棋亮相中核新能源大會共繪“千鄉萬村 | 05-06 |
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與“雙碳”目標驅動下,新能源產業正從單一設備競爭轉向全產業鏈生態競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協同與生態共建突破資源瓶頸、提升項目效益,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在此背景下,中核新能源2025戰略合作伙伴大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會議以“合作共贏 共建產業新生態”為主題,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地方政府、科研機構及金融機構等百余家單位參與。作為行業領先的新能源服務企業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