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發布八項國家標準 | 04-06 |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保護環境,規范和指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環境保護部批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滌綸》(HJ 790-2016)、《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粘膠纖維》(HJ 791-2016)、《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制藥》(HJ 792-2016)3項標準。這些標準分別規定了滌綸、粘…… |
四部門引導煤企減量生產 煤炭去產能加速 | 04-06 |
近日,國家發改委、人社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監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和改善煤炭生產經營秩序的通知》,要求引導煤炭企業減量生產。 通知明確,從2016年開始,全國所有煤礦按照276個工作日規定組織生產,即直接將現有合規產能乘以0.84(276天除以原規定工作日330天)的系數后取整,作為新的合規生產能力。對于生產特定煤種、與下游企業機械化連續供應以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煤礦企…… |
推行“能源替代”,促進節能減排 | 04-06 |
核心提示:新羅供電公司特成立一支由27人組成的“綠色能源直通車”隊伍,大力倡導綠色電力能源替代低效能源,通過多項舉措推廣電鍋爐制茶、電烤花生、電鍋爐農家樂應用,共同推動綠色電力能源資源在“美麗鄉村”的高效應用 “去年底改用電做菜、蒸飯后,每個月可以省下幾百元,而且用電又干凈、噪音又小,客人比以往增加了不少,一個月也能有2-3萬的收入,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3月28、29日,福建…… |
綠色資源革命中的循環經濟 | 04-05 |
循環經濟的推廣和發展是貫徹落實“綠色”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技術范式。不少學者對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為這是一種“高成本、不經濟的經濟”,是“沒有增長的發展”。那么,循環經濟是否會犧牲增長?循環經濟究竟是否違背了經濟增長的一般規律? 循環經濟追求生態利益最大化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首先要從經濟增長理論的沿革說起。 經濟增長的核心矛盾在于,能否突破要素的邊際報酬遞減,挖掘經…… |
李干杰:要創新綠色金融體系建設 | 03-31 |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2016年圓桌會議今日在上海舉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國合會秘書長李干杰,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周仲飛出席會議并致辭。 本次圓桌會議主題是:“推進綠色金融,助力地區發展”。會議以國合會2015年開展的“綠色金融改革與促進綠色轉型”課題成果和政策建議為核心內容,結合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實施綠色發展的金融政策與措施需求,分享國內外綠色金…… |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確保林業改革發展和生態保護修 | 03-31 |
3月17日,全國兩會閉幕后的第二天,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請他對《規劃綱要》林業內容進行解讀。 記者:在《規劃綱要》全文中,林業的比重和篇幅非常多,如何理解和把握《規劃綱要》對林業的謀劃和部署? 張建龍:《規劃綱要》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由國務院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 |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我國將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費 | 03-31 |
“從2012年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2015年,中國清潔能源投資額占世界清潔能源投資總額30%以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清潔能源“十二五”總結與“十三五”展望專題暨第八屆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 王曉林說,為促進清潔能源發展,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出臺了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形成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調度、消納、…… |
電力行業是碳減排主力軍 | 03-30 |
3月23日,“中國2030年碳排放達峰”的路徑分析——基于技術和經濟兩個角度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期間,國際信息中心課題組發布《碳價對中國能源及氣候變化政策的影響》研究報告,旨在找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的低碳發展路徑。該研究得到了英國使館的支持。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報告具體分析了三種情景,即慣…… |
土壤修復行業傳利好 “土十條”已交國務院審議 | 03-28 |
近日,有媒體爆料,環保部、農業部等多部委共同參與制定的“土十條”文本內容已基本成熟,并已將修改完善后的文件提交給國務院審議,目前已經進入方案編制關鍵時期,有望在今年內出臺。“土十條”的出臺落實,意味著土壤修復行業未來將逐漸步入高速發展期,想象空間巨大。國內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擺脫貧困的同時造成了水、空氣、土壤等的嚴重污染。土壤污染危害…… |
解振華:低碳市場可提供6900萬個就業機會 | 03-24 |
3月23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氣候治理的新格局”分論壇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低碳市場的發展既提高了經濟效益,也增加了就業,“如果實現我們的目標,可以給690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 據悉,“巴黎協定”明確了各國的責任,確定了本世紀末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的目標,并將于4月22日簽署。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協議落實到行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