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十二五”以來,深圳市大力推進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加快轉變城市建設發展方式,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市新建節能建筑面積累計超過9300萬平方米,有309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建筑面積3161萬平方米,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減排工作繼續穩居全國前列。
率先實施建筑節能“一票否決”
深圳市深入實施《深圳經濟特區建筑節能條例》,以落實節能設計標準為核心,現已全面建立從立項、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的建筑節能全過程、全方位監管閉合機制,在國內率先實施了最嚴格的建筑節能“一票否決”制,確保了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
據介紹,目前全市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為100%,施工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為100%。全市累計完成節能驗收206個,涉及建筑面積1479.03萬平方米。
8個項目獲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
深圳市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區域化、規;姘l展,在國內率先推進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項目100%按綠色建筑標準建設,推進綠色建筑規;l展。2013年7月,深圳市發布國內首部促進綠色建筑全面發展的政府規章——《深圳市綠色建筑促進辦法》,要求所有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全市綠色建筑發展至此正式步入法治化的快車道。
據統計,今年深圳市新增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101個、建筑面積984萬平方米,其中25個項目獲得國家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識、7個項目獲得深圳金級以上綠色建筑標識;累計已有27個項目獲得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6個項目獲得深圳市鉑金級綠色建筑標識(均最高等級)。另外,全市已有8個項目榮獲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其中一等獎3個(建科大樓、華僑城體育中心、南海意庫),二等獎2個(萬科中心、南山區麗湖中學),三等獎3個(廣田綠色產業基地園研發大樓、南科大綠色生態校園建設項目行政辦公樓、京基100大廈)。
深圳市大力推進綠色生態園區和城區建設。光明新區作為國家首個綠色建筑示范區和全國首批綠色生態城區之一的相關示范建設繼續深化。此外,南方科技大學綠色生態校區、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綠色低碳商區(景區)試點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前海深港合作區也正努力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高星級綠色建筑規模化示范區”,二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50%,三星級達到30%;坪地國際低碳城被列為中歐可持續城鎮化合作旗艦項目,其可持續發展規劃建設成果獲得了國際贊譽;東部灣區(鹽田區、大鵬新區)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南山建工村正在創建“建設科技創新園”。
建成全國首個建筑能耗監測平臺
深圳市深入推進大型公建節能監管體系試點城市建設,順利通過由國家財政部、住建部和教育部聯合開展的公共建筑節能工作專項核查。
據悉,目前深圳市已完成市建筑能耗監測數據中心建設,建成了全國首個建筑能耗監測平臺。此外,還完成近800 棟重點用能公共建筑能源審計工作、實現超過500棟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實時在線能耗監測,先后四批共近200棟公共建筑進行能效公示。
深圳市積極開展一系列公共建筑節能相關技術和政策基礎研究,已在國內率先發布實施辦公、商場、旅游飯店等三類公共建筑能耗限額標準。
2015年7至8月,深圳市還組織開展了每年例行的全市夏季空調溫度控制標準執行情況檢查,在受檢查的510棟公共建筑中,499棟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符合要求,合格率達97.8%,較2014年有所提高。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太陽能熱水建筑應用面積規模達1500萬平方米、太陽能光電裝機容量46.8兆瓦;建成6個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設計年處理能力620萬噸;在國內率先開展建筑碳放權交易試點研究工作。
深圳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新建建筑(含綠色建筑)綜合節能總量累計超過484.82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171.70萬噸,建筑綜合節能減排對全社會的節能貢獻率超過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