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錦江區創意產業商務區管委會新興產業推進辦負責人,吳家輝感受到節能環保產業“猛烈攻勢”的,除了企業的投資步伐,還有上半年的數據報盤:今年1-6月,成都節能環保產業150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位列成都新興產業第二。面對正在形成的萬億蛋糕,成都已經做好了“分羹”的準備。
政策扶持市場發展空間大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需達到15%以上,力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值達到4.5萬億元的規模。一個巨大的節能環保市場正待挖掘,各地紛紛“落子”節能環保產業。
《成都工業“1313”發展戰略(2014-2017年)實施計劃》顯示,成都要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設備制造、節能環保產品制造、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服務等領域,依托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加快節能環保產業交易市場和節能環保高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推進新裝備、新技術和新產品應用,推動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力爭將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基地打造成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專家普遍認為,和一般產業不同,節能環保產業,特別是發展初期需要依賴政府的持續投入來引導行業的發展。這正是成都發展該產業的著力點之一。
成立財政專項資金、構建多元化投融資格局等……成都已出臺了不少釋放市場空間、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讓全國甚至全世界節能環保企業將目光投向成都。
企業集聚節能環保企業已超過500家
在2013中國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博覽會上,一個“大冰箱”引人注目。污水從一頭泵入,另一頭流出的清水可以直接拿來灌溉、綠化、洗車。帶著核心技術,這個“大冰箱”在新津縣花源鎮成功試運行六年后,已經開始走向全國。“我們的技術優勢在于,使用更低的投入成本和低運行成本,達到的效果會更好。”四川亞太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常枝信心十足。
目前,成都的節能環保企業已超過500家。不光有中節能集團這樣的龍頭企業,更多的是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快速成長型企業。
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新力光源公司,是另一個節能環保產業細分領域中的佼佼者。“只有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新力光源董事長張明介紹,去年公司通過稀土熒光粉有效解決了傳統交流LED技術不可避免的“頻閃”難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過稀土熒光粉生產低頻閃交流LED產品的國家。“目前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已經占到了總額的10%,今年還會繼續增加。”
建好園區為企業發展搭建平臺
如果說錦江區現代節能環保產業園算是“新兵”,那位于金堂的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就是不折不扣的“老兵”。
被確定為成都唯一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后,金堂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節能環保產業的聚合上。目前,基地已建成和在建面積20平方公里,包括“成都-阿壩工業園區”和“四川金堂工業園區”兩個省級開發區。
搭起了骨架的基地,開始在自己的領地里使勁“裝料”:共引進包括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德國西門子、杭州士蘭、河北先河等各類節能減排、降震減噪、固廢處理、資源循環利用企業230余個,協議總投資55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0余個,產業聚集度達到60%以上,已成為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集中度最高、門類最齊全、配套最完善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根據發展規劃,到2020年,該基地將力爭實現工業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
作為成都節能環保產業的另一主戰場,成華區也在加快步伐,“以中節能為龍頭,積極打造節能環保及建筑工程產業集群。”龍潭工業園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該區正在龍潭工業園內規劃建設節能企業孵化基地,發揮中節能的引領作用,吸引更多環保裝備企業入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