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煙臺市質監局獲悉,煙臺市政府已正式下發《關于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實施意見》,到2016年,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 180項,縣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平均達到28項。到2020年,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建設國家型式評價實驗室1個。今后,新建企業、新上項目的計量檢測設備必須與其他基礎建設同期設計、同期施工、同期投入使用。
意見提出,煙臺市將加強現代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等方面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到2016年,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180項,縣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平均達到28項。到2020年,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200項,縣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平均達到32項,部分經濟發達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50項,全面提升市縣兩級技術機構量值溯源能力;建設國家型式評價實驗室1個。
計量監管能力基本完善。加強對涉及貿易結算、醫療衛生、定量包裝商品、環境保護、行政執法等領域的計量監管,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到2020年,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計量器具、環境監測用計量器具等強制檢定率達到95%以上,誠信計量示范單位達到500家以上。
今后,在計量產業方面,煙臺市將重點予以發展。
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建立本市最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服務于地方產業發展、大宗能源計量、工業企業生產和產品檢測、安全防護等量傳溯源需求,重點滿足食品安全、安全生產以及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發展需要。
縣級計量技術機構立足量大面廣的強制檢定項目,兼顧當地工業企業量傳溯源需求,建立本轄區最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服務于農業生產、城鎮化建設、小微企業發展等領域。
積極參與國家區域發展計量支撐體系建設,研究具有產業特點的量值傳遞技術和產業關鍵領域關鍵參數的測量、測試技術。建設全市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以國家蒸汽流量計量站和國家蒸汽流量計型式評價實驗室為龍頭,構建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
同時,要求新建企業、新上項目的計量檢測設備必須與其他基礎建設同期設計、同期施工、同期投入使用。
計量監管,也將成為今后計量發展的重點。
煙臺市將全面推進“數字計量”建設,建設計量信息化管理系統,完善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檔案,建立計量器具型式批準和制造許可證數據庫 。強化對計量器具生產制造、銷售、使用等環節和計量技術機構的監管措施,完善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
組織落實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能表、水表、燃氣表、熱量表、加油(氣)機、出租車計價器等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強化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監管,推行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合格公示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計量專項整治。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動經營者誠信計量自我承諾活動,建立健全誠信計量檔案,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實行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建立誠信計量信用信息收集與發布和計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