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照明改善方案,以改善城市景觀照明和改造路燈為重點,一是按照《深圳經濟特區燈光景觀系統規劃》要求,完善以深南大道燈光長廊為重點的城市景觀照明
系統;二是消除安全隱患,更換已超過使用年限的水泥燈桿;三是解決市民反映強烈、投訴集中的已承擔市政道路功能的小區道路的“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一)改善城市景觀照明系統。
一是完善深南大道燈光長廊。建設科技園燈光景區、整合竹子林燈光景區、完善中心公園燈光景區、改造蔡屋圍燈光景區。四大景區范圍內共有62座建筑物,其中49座的景觀照明需要建設、整改或修復,投資估算約2400萬元。按照許宗衡市長提出的“政府主導、統一標準、業主承建、電費補貼”的原則,上述投資由有關業主承擔。以上項目由市城管局具體負責組織并于2006年實施,力爭在2007年春節前完成。
二是完善南海大道燈光景區、華強北燈光景區、人民南燈光景區項目。以上項目分別由南山、福田、羅湖區政府具體組織實施。
三是其他景區城市照明項目建設計劃。2007年建設深圳灣燈光景區、上步燈光景區和文錦路燈光景區;2008年建設南頭關燈光景區和華僑城燈光景區。
以上項目由市城管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二)全面更換特區內水泥燈桿。
特區內107條市政道路上的2417基路燈水泥燈桿全部更換,將采用鋼桿代替水泥燈桿。在水泥燈桿改造過程中,使用新型節能型燈具和光源,選用可調功率型的鎮流器在深夜利用鎮流器減半功率達到節約能源及電費的目的。
本項目由市政府投資,計劃2006年內完成。
(三)解決小區道路“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
對特區內已承擔市政道路功能的69條小區道路進行整治改造,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小區道路“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在實施過程中,將貫徹落實循環經濟方針,通過采用節能型箱變,選用高效光源和燈具,使用降功率鎮流器、試用部分太陽能路燈等多種措施,將創建節約型社會工作落到實處。該項目由市政府投資,計劃2006年內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