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成立近三年來,環交所場內共成交CDM項目11個,交易量180萬噸,國內僅有的兩個“單邊”CDM項目場內交易均發生在北京環交所;自愿減排實現交易量45萬噸,交易項目(含企業碳中和)24個,個人購碳案例超過20000筆,在國內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促成了一大批典型案例,包括天平汽車保險碳中和、興業銀行和光大銀行低碳信用卡、光大銀行碳中和、熊貓低碳金銀條、國航首個綠色航班碳中和、亞運會典藏車碳中和、百度互聯網首個零碳大會、方興地產購買熊貓標準首個項目減排量、2011博鰲論壇碳中和、葡萄牙駐華使館碳中和等。
穩步拓展業務范圍
成立三年來,環交所積極創新研究支撐,合理布局國內外渠道。
環交所與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旗下的BlueNext交易所合作,在國內率先推出了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國際合作平臺,并建成了最大規模的項目和買方數據庫;與BlueNext交易所、中國林權交易所、美國溫洛克國際農業開發中心等聯合開發了中國第一個自愿減排標準——“熊貓標準”;與VPVP、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反映中國低碳產業發展和證券化程度的指數——“中國低碳指數”,力爭引導資金技術向低碳領域集中;攜手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推出全球首創的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資交易平臺;此外,環交所已投入運行的交易系統包括減排量注冊系統、綠色檔案系統、VER電子交易系統等。
在這三年里,環交所共發展會員單位55家,其中經紀會員14家,服務會員13家,買方會員3家,戰略會員25家。環交所與興業銀行、光大銀行聯合發行的低碳信用卡打開了自愿減排量面向個人的交易渠道;同時,環交所積極參與地方交易所建設,參與發起并成立了6家地方環境交易所,初步形成了以北京環交所為中心,輻射全國各地的國內交易所網絡。國際方面,環交所與BlueNext交易所、韓國能源管理公團、澳大利亞FEX交易所達成戰略合作,初步建成覆蓋美洲、歐洲、東亞和澳洲的全球化合作推廣渠道。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