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生態與節能環保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我市共爭取了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項目,節能重點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及重點工業污染治理工程項目,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省基建投資等各類中央及省級資金1.68億元。
我市積極引導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堅持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統一、生態發展與生態建設相統一的有關制度,堅決清理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的項目。加快推進制度和組織創新,嚴格做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爭取省里將江西聯合安泰節能環保有限公司等10多家單位列為省節能評估審查機構,從源頭上把好節能審查關。今年以來,對我市63個有關項目進行節能審查,其中有47個項目通過省發改委節能審查,從源頭上有效遏制了我市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
我市科學制定了全市“十二五”及2011年節能減排目標,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重點做好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體系,協調有關單位嚴格進行考核,落實獎懲措施,確保節能減排目標落實到位。抓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爭取我市8個項目節能重點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及重點工業污染治理工程2011年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央預算內投資6140萬元。繼續抓好節能燈、節能空調、節能汽車、節能電機等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應用推廣。確定下發我市各縣(市、區)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40多萬只;組織推進財政補貼推廣的高效節能電機項目參加省里評審。加強節能減排宣傳,組織開展了“節能宣傳周”活動。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節能自愿協議等節能新機制為中小企業、公共機構實施節能改造。
為推進結構調整,加快技術進步,我市組織開展了第二批(2011年)市級循環經濟試點工作,選擇1個縣(市、區)作為重點區域、2個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作為重點園區、9家重點企業作為重點行業開展試點工作。同時,我市還完善全市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依托供銷系統、城市環衛等流通行業回收利用體系網點,進一步規范、整合與完善,力爭每個縣(市、區)設立一個規模適度、網點布置合理、管理規范的資源回收體系,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綜合利用。為推進污水垃圾項目的實施,特別是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我市召集了省鄱湖公司駐贛州辦事處商談加快建設我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有關事宜,牽頭并會同市環保局、工信委等有關部門組成督導組赴今年開工建設的11個有關縣(市、區)進行專項督導,確保3年內全市所有工業園區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投入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