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動力市場保持高熱度 鋰行業馬太效應愈演愈烈 | 11-03 |
本周SMM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為3.95-4.2萬元/噸。SMM電解液(鈷酸鋰用)價格5.2-6.2萬元/噸。本周SMM4.35V鈷酸鋰價格為21.8-22.6萬元/噸。 鈷方面,盡管傳統行業需求低迷,庫存影響,電解鈷及鈷粉報價有所下調,但電池材料目前需求基本持續,結合目前冶煉廠原料高成本支撐,冶煉品供不應求結構,預期鈷價較堅挺。鋰方面,鋰行業馬太效應持續加重,碳酸鋰大廠出貨情況樂觀…… |
工信部:1-9月全國規模以上電池制造企業營業收入5325. | 10-30 |
10月29日,工信部發布2020年1-9月電池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9月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19.9億只,同比增長26.6%;鉛酸蓄電池產量2260.2 萬千伏安時,同比增長25.2%,1-9月全國規模以上電池企業營業收入5325.9億元,利潤總額267.4億元,同比增長8.3%。 一、生產情況 2020年1-9月,全國電池制造業主要產品中,鋰離子電池產量125.7 億只,同比增…… |
電動船舶領域磷酸鐵磷電池“大顯身手” | 10-30 |
據了解,目前國內諸多船用電池廠家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產品已通過實驗測試,獲得了中國船級社認可證書。 一些先知先覺的電池企業已經開始瞄準前景廣闊的電動船舶市場。但是,電動船舶產業和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業界廣大從業者不斷努力。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交戰正酣之際,一些先知先覺的電池企業已經開始瞄準前景廣闊的電動船舶市場。 近日,國內首艘純電動港作拖輪在連云港正式開工建造。在主動力系統上,…… |
[圖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 | 10-26 |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0月21日在京出席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劉鶴在會上指出:要推動綠色發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環保產業,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以下為演講原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我代表中國國務院對2020金融街…… |
[組圖]儲能在未來真的能成為王者嗎? | 10-22 |
最近的工作日日夜夜和“源網荷儲”相伴,所以本文就對其中的“儲”稍作探討,回答一個問題——“儲能在未來真的能成為王者嗎?”。 記得在大學學電力系統暫態穩態時,第一課就講到了電能生產具有連續性、瞬時性、電能不能大量儲存的主要特點,所以電力系統才會存在于這個世界上,讓電力世界(發、輸、變、配、用)從“混沌”歸于“動態平衡”。 電能不能大量儲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技術的限制,倘若能量密度低…… |
大全新能源下調Q3多晶硅對外銷量指引至13643噸 | 10-19 |
10月16日,大全新能源(DQ.US)宣布更新其之前的2020年第三季度多晶硅銷售指引和2020年全年生產指引。 該公司估計,在2020年第三季度,多晶硅對外銷量約為13,643噸,而之前指引的數字約為17,000-17,500噸。 多晶硅的平均售價(ASPs)自7月以來一直在快速上漲。目前市場上單級多晶硅的平均價格約為11.5-12.5美元/千克,較第二季度的約7.0-7.5美…… |
[組圖]儲能那些事 看這里就夠了 | 07-24 |
儲能是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統、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國內對于儲能的認識由是否發展逐漸轉變為如何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的出臺從宏觀引導、指導的角度明確了我國發展儲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國家所持的積極鼓勵態度。儲能技術符合我國和國際社會發展新能源,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的大潮流和新理念,這些都加速了儲能產業大發展趨勢。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 |
動力煤:上漲空間不會很大 | 07-03 |
當前港口動力煤市場偏強運行,受產地動力煤價格上漲及發運倒掛影響,港口發運量略有減少,同時,因進口額度問題,華南終端也開始采購內貿煤,致使市場價格上漲。業內對于這波上漲比較謹慎的對待,部分貿易商終端電廠不是很缺煤,預計上漲看空間不會很大。 最新一期的CCI動力煤價格顯示,截止7月2日,CCI5500動力煤價格報583元/噸,較上期價格上調7元,較上月同期價格上調35元/噸或6.4%…… |
上游強勢 中游僵持 下游觀望 沿海煤市何時出現反彈? | 07-01 |
港口動力煤市場供需兩方心態出現分歧。上游基于限制進口、成本支撐、安監趨嚴等預期,積極持挺價意愿,主產地動力煤市場延續上漲態勢。而下游電廠庫存緩慢回升,對高價煤接受程度較低,新增詢貨偏少,市場煤成交活躍度偏低。雖然產地大礦競拍價格瘋漲,但下游冷清依舊,無人報船,港口市場交易幾近為零。整體市場呈現上游強勢,中…… |
質量+成本是關鍵,儲能加速向發電側轉移 | 06-16 |
在電網側儲能租賃模式難以推廣、用戶側峰谷套利效果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儲能應用開始向電源側轉移,即與火電一起參與電力輔助服務,與新能源電站一起提升新能源并網性能,減少棄電發生。 在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近日舉行的“研判儲能發展之勢在線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應用,我國儲能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在電網側儲能幾乎被“堵死”的情況下,儲能已經加速向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