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隨著冬季的來臨,全球能源需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油價往往也會隨之上漲。但是,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氣象學家對暖冬的預測不斷升溫,今年全球能源市場有可能迎來一個真正“寒冷”的冬季。上周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仍徘徊于45美元/桶左右,絲毫沒有受到季節轉換等傳統因素的提振。市場分析普遍認為,至明年3月份,國際油價有可能繼續下跌。
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已經連續4周保持上升,雖然上周的漲幅僅為30萬桶,但專家分析認為,持續的庫存增長趨勢表明供給與需求處于失衡狀態。與此同時,美國目前高達910萬桶/天的原油產量也較此前的預期要高出不少。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20年國際油價應可維持在80美元/桶的價位。但專家們普遍認為,如果美國頁巖油開采成本不斷下降,其產量仍會繼續維持在相對高位,同時沙特等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似乎也并沒有通過減產維持油價的意圖,加上伊朗的庫存和產能,短時間國際油價將會受到新的沖擊。歐佩克即將在12月初再次召開部長級會議,討論未來6個月的產量配額。從目前的情況看,歐佩克產油國作出大幅調整產量決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場據此作出的預期十分悲觀,這將對國際原油市場產生長時間的負面效應,國際油價面臨的下跌壓力仍然十分巨大。
在法國巴黎遭受恐怖襲擊后,法國擴大了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一度使上周初國際油價略有回升。但市場分析指出,這一價格波動更多是心理因素所致。從實際情況看,西方民眾出于對恐怖襲擊的擔憂,可能會減少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出行的頻率,并減少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參加活動。這些都有可能間接對全球能源需求產生消極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