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日內瓦發布該機構年度報告《2019年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在2020年至2030年間,除非全球溫室氣體濃度每年下降7.6%,否則將無法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在本世紀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報告呼吁,2020年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各國政府及各利益攸關方應立即行動起來,加大對《巴黎協定》減排承諾的落實力度。
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每年上升1.5%,2018年包括森林砍伐等土地使用變化在內的碳排放達到55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新高。即使目前所有根據《巴黎協定》作出的無條件減排承諾都得到落實,全球氣溫預計仍將上升3.2攝氏度,從而帶來更廣泛、更具破壞性的氣候影響。要實現未來10年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的目標,各國減排目標必須比目前的水平提高5倍以上。2020年是氣候行動的關鍵一年,各國須在這一年大幅提高“國家自主減排貢獻”目標,并確保采取后續政策和戰略措施。
報告稱,20國集團(G20)成員國的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78%,但15個G20成員國尚未承諾凈零排放時間表,只有5個成員國承諾實現長期零排放目標。從短期看,基于公平公正原則,發達國家必須比發展中國家更快地減少排放。同時,所有國家都需要為增強減排集體效應作出更大貢獻。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10年來,全球碳排放量始終處于上漲趨勢。從來沒有哪個時刻比當前更緊急地要求大家重視《排放差距報告》。如果大家還不聽從科學警告,不采取嚴厲措施扭轉排放趨勢,世界就只能繼續目睹致命性、災難性的熱浪、風暴和污染繼續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