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视频在线看_91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_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欧洲色8_激情自拍一区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人工綠化不等于生態修復 植樹造林應慎之又慎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7-25 14:36:51 用手機瀏覽

受訪專家: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曹世雄

21世紀是一個修復地球的世紀。當人類經歷了工業革命時代,經濟快速發展,地球卻受傷了:它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處于退化狀態。從2000年開始,我國大力開展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工程,植樹種草,期待我們的家園“綠”起來。但有些做法收效甚微,甚至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二次破壞,生態系統惡化、地表植被減少、水資源短缺、二次荒漠化等問題再度襲來。生態環境究竟該如何修復?是不是簡單地綠化就可以?這些問題重新擺在面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有一種森林叫“森林荒漠”

多年來,植樹造林就像魔咒一樣套在中國人頭上,它幾乎是所有生態項目的主要目標之一。2000年以來,我國開展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工造林計劃: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人工造林7600萬公頃,覆蓋全國97%以上的縣市。2000年~2005年,全國共完成人工造林28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00年的16.6%增加到18.2%。遺憾的是,當山頭、荒地綠了起來,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并未發生根本性逆轉。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在過去30年里每年擴大1000平方公里,荒漠化仍在繼續。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指數仍處于全球較低水平。

20世紀70年代,陜北毛烏素沙地植樹造林是人進沙退的成功典型,并在全國示范推廣,但30年后,大部分種植的樹木已經死亡,植被覆蓋度已下降至低于人工造林前的水平。30年后新的荒漠化抹去了早期的成果,加劇了土壤水分短缺,使樹木的整體保存率降低至不足15%,并導致該地區地下水位下降了4050米。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考察發現,總投資6.6億元的蘭州市“南北兩山綠化計劃”中,人工種植的樹木須引黃河水灌溉才能存活,沒有灌溉的地方仍是光禿禿一片。因為不能適應環境,此前種植的樹木已經在黃土高原自西向東形成一條“小老樹”分布帶。這些植物生長快、根系大、蒸騰強度大,因缺少足夠的水分,容易未老先衰,成為小老樹,同時又加劇了水的匱乏,導致在土壤深部形成干層。植樹造林反而破壞了生物多樣性,這樣的森林被稱為“森林荒漠”。

盲目綠化“殺死”自然植物

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無論種草還是植樹,人們通常會選擇比天然植被生長快的植物,以達到迅速綠化的目的。殊不知,這些人工種植的植物是天然植被的宿敵,它們之間會立刻形成一種競爭關系,在爭奪水分、養分的戰爭中,天然植物常常戰敗,最終被徹底絞殺。而這場生死爭奪戰所引發的直接后果就是物種單一、病蟲害頻發、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貧瘠…… 在2000年~2005年,可以快速生長的楊樹備受推崇,占河南省人工造林面積的40%。然而,負面效果也日益凸顯,由于林地土壤水分減少和樹冠遮蔭作用減少了地表光照,抑制了林下植物的生長發育,導致陜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人工林地比自然修復地塊的植被覆蓋度下降了30.5%,呈現出一片上方綠樹成蔭、地表干枯荒蠻的虛假繁榮景象。同樣,河北北部、內蒙古鄂爾多斯、陜北地區,當天然草地被人工種植的喬、灌林入侵時,也有相似的結果。

由于科學認知不足,忽視氣候、土壤、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的生態修復,不僅不能達到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反而成為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退化新的誘導因素,而且這種二次破壞導致的生態修復變得更加困難。生態修復需要考慮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等成本,只有創造更多的綠色GDP,才能獲得更多的凈價值。

恢復生態平衡是個慢活兒

“如果地球上沒有人類,這里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一定是最好的。但有了人類的干預,我們就要追求一種供求平衡,找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途徑。”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曹世雄表示,綠化并不等于生態修復,它只是生態修復的手段之一。恢復生態是恢復當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的完整性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和生態系統自我維持性。一些成功的生態修復政策,如減少放牧、減少采伐、封山育林、減少耕地面積、天然植被保護等,應優先考慮;除了在住房周圍、道路兩旁、河流兩岸、社區綠化,以及木材生產等方面,類似于大規模人工造林的人工生態修復活動應謹慎又謹慎。“但必要的人工干預也必須進行,關鍵是因地制宜。”比如在我國東南部的紅壤地區進行人工施肥來改良土壤;在沙漠化地區設置草方格沙障來降低地表風速,促進天然植物種子落地生根等,都是比較好的生態恢復措施。

森林再生和環境修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生態脆弱區通常需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達到穩定狀態。只有通過長期“演替恢復”,頂級植物逐漸取代初始先鋒植物,生態恢復才能獲得成功,這個過程急不得。單一地從自然角度解決生態問題是很困難的,必須多領域、多部門以及每一個人共同參與,才能最終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海晏县| 陈巴尔虎旗| 桐乡市| 海林市| 庆城县| 建瓯市| 桂阳县| 富阳市| 宁武县| 海晏县| 霞浦县| 井冈山市| 年辖:市辖区| 双峰县| 冷水江市| 酉阳| 灵石县| 南康市| 秦皇岛市| 镇江市| 巩义市| 曲靖市| 芜湖县| 广东省| 米易县| 迭部县| 双江| 榆中县| 石棉县| 攀枝花市| 台中县| 宜宾市| 泽普县| 金山区| 丰台区| 唐山市| 乌兰察布市| 巫山县| 民勤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