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20年有望一朝爆發 節能環保板塊將再掀高潮 |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1-11 10:51:47 用手機瀏覽 |
“‘十二五’期間,國家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排在第一位。但我們仔細分析發現,其他6項中的5項,諸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實際上都屬于‘大節能環保’的范疇。”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PE投資負責人黃健說。
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執行會長鄧繼海表示,節能環保并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行業界定,而是一個匯聚了環保技術、能源技術、現代農業技術、工業改造和建筑綠色化技術等的新型產業群。“這個龐大的產業群,將代表中國新常態時期新的經濟循環。”
環保成為新常態時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回顧“十二五”以來的諸多政策文件,不難發現,以節能環保、低碳循環為內核的“綠色”開始成為高頻詞匯。不過,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節能環保與經濟增長是否存在矛盾?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經濟下行的壓力確實在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也非常艱巨,破解和平衡它們之間的矛盾,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但是,挑戰也是機遇。”
實際上,2015年9月環保部發布的《新常態下環境保護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報告表達了同樣的立場。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20%的年均增速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已達到677億美元,居全球之首。根據測算,在“十二五”前期(2011-2013年),中國環保投入共計2.33萬億元,對GDP、國民經濟產出和居民收入的拉動效應明顯。
環保部在考察了浙江省的鉛蓄電池企業后發現,通過嚴格環保標準,浙江省近年來整治關閉了224家鉛蓄電池企業(總共273家),但該省的蓄電池行業生產總值卻較整治前增長了41.3%,利潤增長75%。
可以預見的是,在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過剩產業積極“去產能”的2016年,產能相對不足的節能環保領域確實有潛力成長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常態帶來環保發展新機遇
近幾年,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推出,節能環保產業正在成為新一輪的投資風口。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測算,“十三五”期間社會環?偼顿Y有望超過17萬億元。
不過,眾所周知,環保項目的前期投資大、投資回報期長、收益率偏低,17萬億元投資真的能夠落地嗎?
黃健對此很有信心。在他看來,節能環保確實不如TMT或消費等領域的市場化程度高,但經濟新常態卻給這一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我們以前說,節能環保屬于‘重投入、低產出’的行業。確實,以技術相對成熟穩定的污水處理板塊為例,其投資回報率僅在8%-12%,而投資房地產的利潤率卻高達50%-60%。但是,隨著經濟增速下行,鋼鐵、石化、水泥、橡膠等行業都不是特別景氣,各行各業的投資回報都在下行。此消彼長,比較起來,12%的回報率還是相對高的水平。”黃健說,即便僅考慮投資回報率,節能環保產業也相當具有吸引力。
與此同時,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環保產業在中國已經孕育了超過20年。黃健認為,節能環保板塊即將進入產業“爆發期”。
2016年環保產業新亮點
2015年8月29號修訂通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經正式實施。鄧繼海分析,這將促使至少5個領域的技術發展走向春天。“一是燃煤及其引發的污染防治,二是鋼鐵、有色金屬污染防治,三是機動車船的污染防治,四是揚塵污染防治,五是農業等其他污染防治。”
與此同時,新《大氣污染防治法》更是明文禁止“露天焚燒秸稈”,這對于生物質能源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巴黎氣候大會前夕,各國已經不約而同地意識到,高碳發電技術在市場的退出已經不可逆轉。”鄧繼海說,在《巴黎協定》達成后,包括可再生能源等在內的低碳清潔能源的發展將更加受到重視。
不過,在訪問了多位領域內資深專家后,黃健及其團隊認為,由于缺乏合適的秸稈收集方式,加之村民生活習慣使然,秸稈綜合利用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尚需時日。“我們也在關注,不過不會作為2016年的投資主力。”
在黃健看來,2016年,大節能環保版塊內有4個值得關注的領域。首先,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的相繼頒布,對于環保部門而言,污染的監測和檢測將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硬性需求,相應的設備制造和服務提供產業將獲得發展機會;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就充電電池的部分組件而言,還缺乏能夠實現集成化生產制造的大型企業;另外,在技術相對成熟和穩定的污水處理領域,新型膜材料的需求巨大,一點點技術革新將給整個產業帶來質的變化;最后,隨著資源日益消耗,循環經濟和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將成為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又一項重點內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