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排的浪潮下,全球即將迎來一場影響巨大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過程。如何把握新的機遇、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助推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在日前由經濟觀察報社主辦的“全球視角,中國道路——2015中國能源領袖峰會”上,多位行業專家和企業領袖描繪出了他們眼中的中國能源發展道路。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際能源問題專家查道炯在會上深刻剖析了國際能源安全新形勢。他指出,中國基于當下的環境,當務之急是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國際因素,加快非化石能源在中國的有效利用。“不要爭論中國是不是發展中國家或者人均排放量的問題。再沒有時間爭辯了,霧霾太緊迫,對于中國來說,只有發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潔能源這一個選項。”
中國的“能源革命”大戰略也促使很多企業積極順應當前的綠色增長和能源轉型大趨勢。在會上,富電科技董事長龐雷以及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董事長瞿曉鏵等指出,能源轉型勢在必行,綠色消費理念也正在深入人心,中國政府一直希望通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破局來實現整個汽車產業的突破,實現彎道超車。當前,應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生態鏈,克服充電樁投資建設難題。
此前,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成功通過了《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指明了方向和目標。該協議表明,到2050年后全球將徹底丟棄“dirty”(污染)的化石能源,轉向可持續的能源世界。
“我們少用石油,用什么來替代?那就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比如風電、太陽能和核電。但目前僅僅依靠風電和太陽能,短期之內還取代不了整個以火電為基礎的電力結構。所以,中央決策大力發展核電。”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分析說。
與會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新常態格局下,中國能源企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能源開發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實施電能替代,擺脫化石能源依賴,走清潔發展道路。而這個過程既是挑戰,也是無限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