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此次大會是否會取得可行性成果?巴黎協議能否如期達成?環保業如何才能做到既見發展又見成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做客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節目,與您聊聊關于環保的那些事兒。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舉行,此次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一個熱點話題就是“碳排放交易”,11月30日,習近平在巴黎氣候大會上講話時,再次表示將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領導人活動上也呼吁為碳排放定價。李佐軍認為,比較好的一種定價方式是主要由市場來定價,但在碳交易市場形成前期,市場定價可能還不能有效發揮作用,這時候就需要政府適當的參與定價。政府在碳交易市場建立和形成過程中,有它非常獨特的作用,如果政府把碳排放總量放的比較多,自然它的稀缺性就降低,碳交易的價格有可能下降;如果政府把碳排放交易總量控制的比較嚴,那碳交易價格就會上升。“所以政府在碳交易價格中,還是可以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有一種情況可能性比較大,就是在碳交易市場形成的過程中,政府和市場共同在起作用。”李佐軍說。
在談到“十三五”期間能源環境政策會發生哪些變化時,李佐軍表示,“十三五”期間的能源環保政策,還是要圍繞已經出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所提出的戰略或方針去展開和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里提出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針就是要推進綠色發展,而相關的環境能源政策就要圍繞這樣一個發展理念去制定,就是采取一整套新的綠色政策來促進“十三五”期間節能環保工作。
對于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李佐軍表示,環保產業的發展,必須是真正的節能環保產業,不能是沒有達到節能環保效果的名義上的環保產業。他認為,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門檻的投資,就是要達到一個基本投資才能產生規模經濟,才有實際的效益,否則很多投資主體不愿意投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制度設計上要使更多的投資者能夠盡可能達到獲得回報的投資門檻,同時還要通過政策鼓勵,比如產業政策、貨幣金融政策等來激勵發展環保產業的主體和企業,讓他們盡可能得大于失,有進一步節能環保的積極性。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就可以更好的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李佐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