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智能化改造是我國石化企業提質增效的好出路,無論是民企還是央企,石化企業都要積極嘗試智能化改造。我國正在研究制定支持石化行業智能制造項目的政策措施。
辛國斌在工信部在江西九江石化舉辦的石化行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上說,石油化工是國民經濟傳統的基礎性產業。從資源稟賦來看,我國發展石化產業的優勢并不明顯。而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低油價,對我國的煉油及石化產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工信部今年已啟動實施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46家智能制造企業成為首批試點示范企業,九江石化作為全國石油石化行業唯一一家入選。
辛國斌說,智能制造對石化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明顯并已有體現。
九江石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企業綠色制造、安全環保、精細化管理的水平,生產操作合格率從90.7%提升至100%。2014年增效達到2.2億元,智能工廠的建設使九江石化經濟效益、安全環保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從中國石化排名靠后躍升為沿江企業首位。
辛國斌認為,智能制造除了能提升企業勞動效率和生產效益外,還可以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形成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管理,提升危化品的安全發展水平,最終把安全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辛國斌說,推進智能制造的一項重點也是難點工作就是標準化。工信部將在多方協同、實踐的過程中制定出能夠在整個石化行業推廣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以推進石化行業的智能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