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單位不用拿一分錢,出一點力,就能達到節約用水的效果,幾年后還可以從節水效益里分成,這樣的節水新模式正在我國河北、黑龍江等地推廣。
在日前召開的黑龍江省合同節水管理試點推介會上,來自水利部、黑龍江省水利廳、節水服務商的代表,介紹了這一新型節水模式——合同節水。
黑龍江省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處長平達解釋,這種節水模式是由節水公司出資、出技術對用水單位進行節水改造,并幫助用水單位進行日常運營,形成一個成本賬。節水公司再根據每年節約的水費和減少的排污處理費,計算出每年節省下來的利潤。假設節水公司和用水單位簽訂的是8年合同,如前三年的利潤就可以抵消成本賬,雙方就可以對后五年的利潤進行分成,合同結束后所有的節水系統和技術都移交給用水單位,達到雙贏效果。
“當然,簽約年限、節省的利潤、成本賬等問題,需要節水公司和用水單位具體核算和協商。”平達說。
水利部綜合事業局總工程師曹淑敏認為,這種模式以公司化運營和市場化運作為核心,吸引、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積極參與推動節水產業投資和技術集成推廣,有利于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整體推進、社會全面參與的節水型社會建設新格局。
據悉,這一節水新模式已在河北工程大學開展了試點,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驗證了這一模式的可行性。河北工程大學后勤管理處處長王偉在會上介紹,綜合實驗效果和預期收益看,全校通過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可節約100多萬方水,節約水費3816萬元,節水服務商雖對河北工程大學投入958萬元節水改造資金,但能收回2120萬元直接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