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公共財政與投資咨詢部副主任逯元堂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水十條”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水資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保護,涉及工業水污染治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農業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畜禽污染防治、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眾多領域。
同時,“水十條”提出了強化科技支撐,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績效合同服務、授予開發經營權等方式。
逯元堂分析,實施“水十條”,需要4萬-5萬億環保投資,投資帶動環保產業發展和GDP5.7萬億,累計增加非農就業約390萬人,使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增加2.3%。
詳解1.9萬億環保產業拉動
《21世紀》:利用投入產出模型測算,“水十條”將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超過1.4萬億元,間接帶動約5000億元。請問這1.9萬億具體包括哪些產品、裝備和服務?
逯元堂:根據模型估算,“水十條”的實施將直接帶動環保產品和服務超過1.4萬億,其中直接帶動水污染防治專業設備制造、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制造及水處理專用藥劑制造等占比約為70%,環境咨詢、建設運營服務等占比約為30%。具體來說,帶動的環保產業產品與裝備主要包括針對河流、地下水、湖泊、海濱和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新建、提標改造以及管網建設、污泥處理處置等設備及工器具,以及膜組件、藥劑等環保產品;針對地下水、湖泊、海濱和水源地的環境監測設備以及應急管理平臺和軟件系統;針對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生產用于垃圾處理工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以及區域綜合修復建設工程的防滲系統以及河道生態修復等裝備和產品。
環保服務方面主要為水源地、區域環境保護規劃、湖泊生態調查等工程設計、咨詢、評估、環評等環保咨詢服務;“十大”重點行業專項整治與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污染防治的清潔化生產設計、改造、建設、運維的環保綜合服務;園區水環境監測、污染防控、環保設施運營等第三方治理服務;再生水和海水等城市第二水源利用的設施建設與運維服務。
同時,“水十條”還將帶動與水環境產業其他相關行業發展,如環境金融、節水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等相關產品及服務。
《21世紀》:根據測算,“水十條”將帶動全社會投資4萬億-5萬億,這是怎么測算出來的?具體由哪些構成?
逯元堂:“水十條”資金需求測算是基于水污染防治目標與任務要求,開展重點領域工程任務量的定量測算,依據投資單價和工程任務量兩個參數進行綜合測算。
根據“水十條”提出的任務措施,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涉及工業污染防治、城鎮生活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城鎮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態修復、清淤疏浚、節約保護水資源、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經初步測算,“水十條”實施將帶動全社會投資4萬億-5萬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