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環保局向社會通報:2014年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計劃的硬性“國考”任務,截至12月30日該市已經超額過關。該市空氣PM2.5濃度年均值從2013年的78微克/立方米降至今年的74微克/立方米,下價幅度達4.3%,超過“國考”要求的在2013年基準值上下降2%。
不過,該市自行定制的“藍天計劃”則由于連續兩年失敗,明年或將退出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年度目標任務。
據南京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錢峰介紹:此次能夠超額過關“國考”,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目標計劃的制定、到政府部門的層層落實、到考核問責的壓力傳遞都體現了政府的積極作為;
此外,2014年全年先后組織的“大干一百天”、“再干兩百天”的城市大掃除,揚塵整治、停車整治等突擊整治確實清掃了城市的死角,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再加上青奧會、公祭日的環境保障,工地停工、企業限停、道路順暢都為減排做出了貢獻;
據其介紹,該市的產業能源結構的調整,減排工程的具體落實等努力也都有力地推動了空氣質量的逐漸改善。
但錢峰也坦言,藍天計劃的連續兩年不達標,“也暴露了政府有關部門對改造環境的艱巨性、長期性和復雜性認識不夠,簡單的認為設定一個目標就能實現。”
據他的分析,2014年全年,國家大氣新標準的6個指標中有5個指標南京市都是有所改善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的年均值都是下降的。”錢峰告訴記者,“僅有臭氧一項,由于見年5、6月份南京地區降雨偏少、氣溫偏高、日照時間偏長而導致其超標嚴重,也導致了年度藍天計劃的流產。”
“但總體而言,南京2014年度的空氣質量在波動中還是呈現穩定趨好的態勢。”錢峰承認,雖然藍天計劃依然是南京環保部門的努力目標,但是2015年,這項計劃可能將退出“歷史舞臺”,不在出現在該市的年度重要目標任務之列,“我們將主要以國務院‘國考’的剛性要求作為考核目標和重要任務來完成。”
2014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下文簡稱《考核辦法》)中,對“大氣污染嚴重的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以下簡稱重點區域)實施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有了最為嚴格的年度考核與終期考核雙考核。
根據該《考核辦法》內容,不僅考核結果將交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作為對各地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還將作為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的重要依據,對考核結果優秀的將加大支持力度,對考核結果不合格的,適當扣減中央財政安排資金。不合格的省份和重點區域政府主要負責人還將面臨國務院的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