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數據顯示,建筑的全壽命周期消耗的資源占到世界資源消耗總量的50%左右,產生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氣排放也占到世界總量的50%左右。因而,必須要著眼于建筑生命全周期的節能減排,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果僅僅把建筑節能的目標集中在建筑的運行方面,盡管節能成效極大,但還有50%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針對我國南方地區而言,建筑節能減排著重點要放在十個方面。
(一)盡量采用低品質的可再生能源
如,水源熱泵、太陽能熱水器應用等。利用低品質能源進行建筑整體性或基礎性調溫;高品質能源來進行局部性、精細性調溫,將成為綠色建筑設計的通則。比如光熱在南方地區的使用成本大大低于光電。如果在一棟建筑中,利用低品質的能源,也就是那些直接可以獲得的能源,如陽光、通風或淺層地熱、水源熱等溫度調節方式來負責進行建筑的整體性、基礎性的溫度調節。
(二)盡可能應用簡單的、廉價的技術
比如說自然通風、外遮陽、自然采光、導光管采光等等,都能夠達到非常巧妙利用建筑自身和氣候條件來實現節能的目的。
(三)內部分隔式建筑可采用分體式空調
建筑物內部根據實用功能進行分隔和針對性用能。我國絕大部分建筑是內部空間分隔較小的住宅以及內部空間分隔成小空間的辦公樓。凡是內部空間分隔的建筑都可以采用分體式空調。分體式的空調從自身能源的轉換效率上講可能不如集中式空調,但是,分體式的空調具有兩大優勢:一是避免了大馬拉小車。當一個建筑只有5%的空間有人使用時,如果是集中式空調,必須要全馬力開足;而分體式空調可以靈活控制開啟具體的房間空調和用能;更重要的是,中國南方包括亞熱帶的各國的人民都有非常勤儉的習慣,晚上睡覺時只開臥室的空調,而其他的房間就不需要打開空調。這種行為方式的節能量非常巨大。我國的建筑節能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北方地區由于建筑的保溫做得不夠以及沒有大面積實行供熱計量,建筑能耗比北歐要高3-5倍,但是南方地區由于采用了大量的分體式空調,其能耗僅為發達國家和地區能耗的1/3不到,根本原因就是分體式空調幫了大忙。
(四)盡快全面推行住宅的配件化和全裝修
我國建筑施工整個過程產生的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的30%以上,住宅的二次裝修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因此有條件的城市第一步必須要推行全裝修。據測算,一旦推行全裝修,全國每年可以減少300億元價值的資源消耗,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也可以大幅度減少。我國毛坯房的供應比例之高是世界上少有的,與采取傳統生產方式的企業相比,采取配件化的企業可節約20%能耗,節約水耗63%,節約木材87%,每平方米產生的垃圾量減少90%。推行住宅的配件化和全裝修,不僅可以使施工過程中的能耗、水耗、噪聲影響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城市空氣的整潔,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含量可以大大下降。在很多城市,空氣中的浮塵首先是交通引起的,第二就是建筑工地貢獻的。
(五)推廣建筑物立體綠化
這其實是一項非常高效、非常廉價、一舉多得的節能工程。在屋頂、立面、公共構筑物的表面進行綠化,夏天可節約30%的空調用能,還可以顯著減少城市的熱島效應,降低灰塵的排放,美化環境。
(六)對新建建筑強制執行節能標準
比如規定建筑外立面與窗子面積的比例,窗子不能太大,而且要盡可能避免采用玻璃幕墻(具有光伏效應的玻璃幕墻除外)。強制性節能標準的實施,可以大幅度減少普通建筑的能耗。
(七)完善激勵政策
任何建筑如果注意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審美環境的舒適性,必須會有代價或成本的提高。而這種代價必須要通過外部的激勵來補償和推動。這種激勵是需要政府而不是市場來實現的。因為建筑的節能和舒適性具有信息的不對稱性,是不可能一開始就從市場價格直接反映出來的,必須通過政府激勵來進行推動。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的推廣 ,尤其是高等級綠色建筑的推廣,很多地方都出臺了相關的稅收、容積率等方面的獎勵政策。
(八)對既有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改造
我國有兩項建筑能耗的指標很高:第一項是北方地區因集中供暖而產生的能耗,僅占全國建筑總量10%的北方城鎮建筑卻消耗了40%的全社會建筑能耗;第二項就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通過對上海9幢商業樓進行全年能耗調查的測量結果表明,這9幢商用樓全年一次耗能量為1.8GJ/(m2a),超過了日本相應商業建筑的節能標準(1.25GJ/(m2a))近43.3%。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集中式空調,往往出現大馬拉小車的情況,單位面積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要高五到十倍,甚至高達20倍。這就意味著我國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潛力非常大。對于大型的公共建筑,首先要有改造計劃,同時,對所有的公共建筑都應該進行實時動態監測。
(九)從綠色建筑走向綠色校園、綠色社區
節能減排不能僅著眼于單棟的建筑,而是要提升到更高的層次,把校園、社區變成綠色校園、綠色社區。學生是未來的主人,社會教育是一種最強有力、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辦法,建設綠色校園就是培養未來的主人們自覺節能減排的意識,所以必須要從社會教育這方面做起。今年已經確定了四所大學來創建節約型高校,未來的主人們就在綠色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十)從單一產能建筑走向集合—分布式綠色能源園區
建筑只在單個建筑推進節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還遠遠不夠,應該將一個小區乃至城市的建筑全部改造為產能的建筑,并將產能的建筑組成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里面,分布式綠色能源所占的比例逐漸擴大。在這些區域中,屋頂上裝上風能、太陽能,垃圾回收和沼氣發電、可再生能源的電梯應用,再通過系統組合,把光伏發電、太陽能聚熱、太陽能光照明、沼氣發電、風力發電、電梯的下降能等統統組合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