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视频在线看_91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_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欧洲色8_激情自拍一区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綿陽: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產業 打造“綠色未來”
來源:綿陽日報 時間:2014-11-17 14:26:25 用手機瀏覽

  立足現有企業、國防軍工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優勢資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基礎條件,以提升產業關聯度和形成企業間“縱向閉合、橫向耦合”的共生關系為主線,以軍民融合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路徑,以外引內聯和項目建設為關鍵和突破口,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清潔生產和園區工業生態化,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節能環保(裝備)產業成為引領綿陽“十三五”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為全市經濟跨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大發展重點

  著力發展氣懸浮離心鼓風機制造技術、電池儲能系統和以天然氣、生物質能、風能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技術與裝備,同時重點發展城鄉居民直飲水裝備、DFT汽車尾氣治理技術、高濃度難降解、高毒性工業有機廢水處理、電子廢棄物拆分與回收利用等一大批惠及民生的產業。

  入秋以來,行走在綿陽每個大街小巷的人們有一個普遍的感受:空氣越來越好。來自市環保局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8-9月,綿陽空氣質量達標率100%;進入10月之后,城區空氣質量指數更是連續多日達到“優”級,在全省8個環保重點城市排名第一。

  在為環境質量喜悅的同時,不少人有些擔心:這樣的情形能保持多久?正大力發展中的綿陽節能環保產業,以如虹的氣勢,給出了響亮的回答:好空氣絕對不會轉瞬即逝,綿陽的環境,只會越來越好。

  “老產業”迎來新機遇

  節能環保(裝備)對綿陽而言并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上世紀60年代,隨著國家三線建設時期在綿陽布局國防企業,節能環保(裝備)技術就伴隨著軍品生產應運而生了。改革開放后,軍轉民技術廣泛運用到社會環境治理中來,中物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院等一批國防軍工科研單位積極投身于節能環保(裝備)技術的軍轉民研發,并逐漸形成產業雛形。

  如今,隨著節能環保(裝備)成為我國支柱產業之一,綿陽的節能環保(裝備)產業也逐漸壯大,開始向深度化、尖端化方向發展,產品也隨之向標準化、成套化、系列化方向發展。目前,綿陽已擁有“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非動力核技術工業化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與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密切相關的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物院、長虹、九洲等也正著手新建節能環保項目,西科大、綿陽師院相繼設立環境工程學科,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和技術研發實體開始在綿陽聚集,并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

  據統計,目前綿陽全市共有節能環保(裝備)類企業60余戶,規模以上企業20余家,主要龍頭企業有長虹格潤、九州環保科技、保和富山、中科綿投、綿陽美能、久遠化工設備、銀河化學太陽能漿料、興事發太陽能、振華科技、古杉油脂、恒泰環境、九環儀器等;技術研發機構30余個;具有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近1000名;主要涉及節能環保設備和產品研制、廢物綜合利用、環保綜合治理與運營等4大領域。

  2013年,綿陽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實現產值40億元,同比增長21.9%;截止2014年9月,節能環保實現產值37億元,同比增長15.8%。

  被確立為綿陽市“4+3”高端成長性產業,綿陽的節能環保(裝備)這個“老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按照省委相關精神,綿陽積極行動,作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產業戰略部署: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努力形成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特色產業發展格局,著力把綿陽建成我國西部有重要影響力的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基地。

  “綠色未來”清晰可見

  針對綿陽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目前存在的布局分散、產業亟待集中,產業鏈條短、本地配套能力弱,產業平臺建設相對滯后、項目落地困難等問題,綿陽出臺了系列措施——

  搭建專業產業園平臺。擬在經開區塔子壩污水處理廠及周邊500余畝,規劃節能環保(裝備)專業園,同時將游仙經濟開發區、江油龍鳳化工產業園等作為專業承載平臺,讓產業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無障礙,實現產業的集聚效益。

  積極培育產業集群。鼓勵和引導美豐化工、雅化集團、銀河化學、利爾化學等循環經濟利用企業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兼并重組,盡快形成產業帶動效應大、輻射作用強的大企業集團和企業生態群落。同時,按照綿陽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入駐。

  組建綿陽節能環保裝備聯盟。為確保全市節能環保(裝備)企業合作各方的市場優勢,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形成較大的合力和影響力,從而成為企業優勢互補、擴展發展空間、提高產業或行業競爭力、實現超常規發展,以聯盟的集聚效益帶動全市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快速發展。

  擴大與外部的交流合作。目前我市節能環保和化工產業推進辦正積極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等央企和特大企業進行交流洽談,市政府與其在清潔生產示范區建設、空氣動力學應用技術、淺層天然氣開發、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及設備制造等項目的開發建設與合作方面簽訂了協議。四川美豐與德國梅塞爾氣體公司合作建設的10萬噸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項目已在綿開工建設。

  到2015年,培育、集中和集聚龍頭企業10至15家,聚集形成10至15個中國名牌產品;培育上市公司3家,30億元的企業2家、10億元的企業 3家以上;到2020年,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實現產值180億。這是綿陽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的近期目標,也是綿陽人看得見的“綠色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治霾不能各自為政 京津冀三地環保標準亟待統一
勇當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
工信部下發方案 目標鎖定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
消化產能、治理霧霾 代表建議發展“吃鋼”產業
年度能耗強度下降目標相當于減煤1.27億噸
去年廣東省完成4030項大氣治理項目
2015年石家莊市將削減煤炭消費270萬噸
南方電網公司今年將發布“十三五”節能環保規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云和县| 东港市| 奉化市| 麻栗坡县| 屏边| 集贤县| 凤山市| 麦盖提县| 岱山县| 天长市| 阳江市| 开阳县| 德庆县| 东辽县| 冀州市| 阿拉尔市| 鲁甸县| 巢湖市| 博湖县| 来凤县| 北碚区| 黄山市| 仙居县| 博罗县| 彭泽县| 玉树县| 射洪县| 崇信县| 炉霍县| 雷州市| 阿城市| 北票市| 湄潭县| 凤冈县| 吉木萨尔县| 淮南市| 开平市| 孟津县| 象州县|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