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视频在线看_91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_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欧洲色8_激情自拍一区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全球綠色經濟發展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分析
來源:中國節能服務網 時間:2014/9/19 16:43:20 用手機瀏覽

  全球綠色經濟興起對中國產業發展既是機遇,更是挑戰。當前正處于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前夜,綠色科技的出現將會賦予產業發展巨大空間,蘊涵著更加豐富的機會。在新的產業競爭領域,世界發達國家的競爭地位還沒有確立,這為中國企業提供了稍縱即逝的“機會窗口期”。但是,從當前情況看,挑戰是主要方面,有可能削弱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因此,中國必須早做應對,將這種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中國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惡化

  一是在國際貿易中發達國家往往借環保、安全、健康、社會責任之名,制造不必要的“貿易壁壘”,行貿易保護之實,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世界經濟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一些西方國家對進口產品提出了“碳關稅”、“碳足跡”的要求,綠色壁壘逐漸成為維護本國利益的手段。西方國家實行“碳關稅”、“碳足跡”,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避免“碳泄露”和不公平競爭,其實質則是赤裸裸的國家利益,是借環境保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發達國家征收碳關稅,不僅使發達國家“有效地”規避了在全球氣候變化方面所應負的歷史責任,而且置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于十分不利之境地。

  二是發達國家利用金融工具衍生出碳金融市場等所謂綠色產品金融市場,并控制這個金融市場的運行,對我國構成威脅。據易碳家了解到,所謂碳金融,是指服務于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主要包括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以及其他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4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權為標的的交易總額從最初的不到10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600億美元,四年時間增長了60倍。交易量也由1000萬噸迅速攀升至27億噸。巴克萊資本環境市場部總監預言,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不久的將來碳交易將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場。最新數據表明,2011年全球碳金融市場規模達到960億歐元。韓國三星經濟研究院指出,中國雖然是未來低碳產業鏈上最有潛力的供給方,但中國作為賣主,議價能力弱,處于劣勢,歐美發達國家掌握排放權交易的話語權。

  三是綠色產品技術標準和技術市場為發達國家所主導。技術標準是一種產業和經濟秩序,對內可促進分工和貿易的發展,對外意味著幾乎是壁壘和產業壁壘。傳統的競爭是先有產品后有標準,而現在則是產品未動,標準先行。在傳統工業經濟時代,技術標準是為了提高產品的兼容性、加強網絡產品正的外部性而設立的,盡管也存在著因標準的存在而減少產品的多樣性、降低消費者效用的問題,但前者利益往往大于后者的不利。而在當今時代,技術標準已成為少數企業壟斷產業命脈、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主要手段。技術壟斷企業往往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忽視整個市場效用的提高,技術標準推出往往使壟斷勢力進一步增強。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普遍采用了“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許可化”的技術標準戰略思路,通過掌握大量的全球技術標準獲取壟斷利潤。在綠色經濟的傳統產業領域,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經過長期的積累,形成既有深度(從發展歷史看)又有廣度(從應用范圍看)的技術體系,對我國形成包圍態勢,我國企業被迫接受它們制定的技術標準體系;在綠色經濟的新興產業領域,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研發實力、營銷網絡也占據了先機,對我國形成巨大壓力,在很多方面我國企業被迫跟隨。

  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處于更加不利地位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根據各環節價值增值的多寡,制造業產業鏈可以畫出一條“微笑曲線”:上游研究開發和零部件制造以及下游營銷和售后服務等利潤相對較大,而中間的組裝加工環節利潤較小。“微笑曲線”可以清楚地表明制造業各環節的利潤率差別。長期以來,中國企業憑借低勞動力成本、低資源環境要素成本參與國際競爭,獲得競爭優勢。但是以這種方式參與國際競爭越來越難以為繼。隨著勞動力工資上漲、資源稀缺引起的價格上漲,中國產業必須轉型升級,或者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轉移到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或者沿產業鏈升級,企業將更多的活動投入到前期研發和后期的營銷、售后服務和品牌建設中去。為適應綠色經濟發展的需要,未來國際分工產業價值鏈將更加延長,將在傳統的產業價值鏈中加入檢測、檢驗認證、節能減排、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內容,“微笑曲線”將更加陡峭,這使得中國以組裝加工為主的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在與綠色經濟發展相關的國際分工產業鏈高中端環節中,中國產業普遍缺乏國際競爭力。以檢驗認證行業為例,中國檢驗認證的龍頭企業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相比,差距明顯。國際主要檢驗認證企業如瑞士通用公正行(SGS)、法國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V)、英國天祥集團(INTERTEK)等都有上百年的經營管理經驗,經歷過多次危機的考驗而生存下來,不但資本實力雄厚、營業收入大、雇傭員工多,而且具有良好的品牌和聲譽、龐大的國際營銷網絡和全球檢測測試網絡等。與國際主要檢驗認證企業相比,中國檢驗認證標桿企業除了在成本競爭方面有優勢外,其他方面都很弱,和發達國家的跨國檢驗認證公司還不在同一個層次上。這實際上產生了兩個嚴重的問題:一方面,中國企業很難獲得國際產業價值鏈中的高利潤;另一方面,發達國家企業可能借發展綠色經濟的種種理由,對中國進行施壓,迫使中國接受相應的標準、體系和認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以電生火” 或將顛覆傳統燃燒方式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工業園區節能環保循環產業聯盟”在寧成立
今冬再添“煤改電”取暖居民27萬戶 河北南部電網
河北省2017年各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結果
黑龍江多舉措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中天鋼鐵集團兩大環保項目正式投運
《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盈江县| 万载县| 建始县| 宜章县| 晋中市| 资兴市| 谷城县| 常宁市| 华安县| 大方县| 禄丰县| 皮山县| 七台河市| 宿迁市| 光泽县| 中江县| 涿州市| 盖州市| 衢州市| 壤塘县| 天柱县| 邹平县| 海口市| 五原县| 新宁县| 刚察县| 庆云县| 双鸭山市| 突泉县| 永清县| 张掖市| 兴和县| 萨迦县| 利川市| 桦甸市| 茶陵县| 周宁县| 衡南县| 南丰县|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