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市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在經過18年開發,新能源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產業化方向邁進,為該市節能減排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中海油玉門三十里井子北二風電場,一臺2兆瓦的風機每年發電量是460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噸,節約燃煤1600噸。這個風電場是玉門市國產化大型風機示范項目,該風場安裝24臺風機,今年2月份并網發電,僅僅6個月的時間,發電量就達3200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萬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該風電場運行部職工李偉告訴筆者:“風電是一種清潔能源,不需要燃煤,利用風能發電,通過風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這樣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于節約標準煤,對環境沒有污染。”
風電作為一種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替代能源產業,被廣泛認為有可能在未來取代傳統燃料,成為新增發電量的主力軍,也是新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玉門市1996年開始發展風電,被譽為“甘肅風電搖籃”,經過18年的風電開發,風電累計裝機達到240萬千瓦,風機從小功率到大功率,從試驗示范性風場到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2010年,玉門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稱號,入選“2010中國地方低碳政府榜樣”,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風曾經被玉門人當作一害,如今卻成為點亮萬家燈火的清潔能源。昔日荒蕪的戈壁,如今長出了白色森林,向全國各地輸送著綠色能源。
到今年7月,玉門風電累計發電量達到110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59.4億元,按照同等負荷的火電運行標準計算,節約標煤38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59.4萬,一氧化碳排放量1015.3噸,二氧化硫排放量54978噸、二氧化氮排放量44572噸、粉塵排放量52162噸,有效地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對改善大氣環境具有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