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策支持為基石,建筑節能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近幾年來,國家、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陸續出臺節能減排政策文件中,尤為關注建筑節能,作為能耗占社會總能耗50%的國家支柱產業,如何從建筑規劃、設計、施工、等方面進行節能減排顯得尤為重要,《“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指出我國城鎮新建建筑執行不低于65%的建筑節能標準,城鎮新建建筑95%達到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對于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北方需采暖地區,實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對于公共建筑,實現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推進高耗能公共建筑按節能方式運行,實施10個以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實施高耗能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達到6000萬平方米,高校節能改造示范50所。只有利用先進的節能思維和技術才能真正的將高能耗的建筑行業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的節能型產業。另據了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在積極的推進建筑業節能減排調研工作,加快建筑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
以市場導向為準繩,崗位稀缺前景光明
政府支持為建筑節能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石,市場導向更讓建筑施工單位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作為新職業的建筑節能工程師自2011年開始,人才需求量急速增長,到2012年建筑節能技術人才的需求數量已突破六十萬,按照當下市場對建筑節能技術人才的需求,平均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建筑節能人才的需求量將超過百萬。巨大的市場需求不僅為建工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節能型建筑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
以培養人才為目的,積蓄力量共創未來
有了政策支持和市場空間,企業在面對如何構建節能建筑時依然有些舉步難行。對于企業來說,有市場缺人才成為阻礙建筑節能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在國家日益重視節能減排的趨勢下,2014年6月7日建筑節能工程師新職業新聞發布會如期召開,會上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副會長辛小光先生坦言,當前我國處于建筑節能產業發展最有利、最快速、最關鍵的時期,但人才稀缺是建筑產業面臨的一大挑戰,他認為,發展建筑節能教育體系,要對原有的專業教學體系進行完善,及時掌握產業發展動態和技術發展進程。此外,還要面向建筑節能產業發展的需求,深化產學研合作,構建教學、科研、企業三位一體的教育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