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13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5%,與2012年的增速相比回升了2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三年連跌的局面。
對于2014年的中國經濟增速和用電增速,業內人士普遍看低,認為當前經濟仍處于弱復蘇狀態,在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情況下,2014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略低于2013年,再加上節能環保的壓力和高溫因素的消失,2014年的電力增長或將回落至7%。
數據顯示,與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增速的回落不同,2013年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9%,比2012年回升了3個百分點,說明第二產業尤其工業用電量依然是帶動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最大動力,用電量的波動跟這些行業的生產形勢有很大關系。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室副主任原磊解釋說,一般來講,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重工業增速的下滑早于輕工業,下滑幅度也更大。而在經濟復蘇的時候,重工業也是回升得要快一些,這與當前我國仍處于重工業化階段以及投資拉動為主的結構有關。
此前,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在2012年全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29%的基礎上,2013年前三季度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94%,接近全年5%的工業節能目標。
“2013年全年工業節能目標低于前三季度的節能目標,說明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很快,尤其是高耗能行業增長較快,又拉低了此前4.94%的成績。”林伯強認為,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主要是由高耗能產業驅動,需要進一步調整結構。
為此,國家能源局初步劃定的紅線是,2014年能源消費總量38.9億噸標煤,萬元G D P能耗是同比下降3.9%。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未來將通過提高準入門檻、實行懲罰電價等措施,對鋼鐵、水泥和電解鋁等高耗能和過剩行業的能源消費總量進行嚴格控制,對其他產業按平均先進能效水平實行能耗控制,新增產能必須達到先進能效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