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州港航部門按照低碳綠色水運的發展要求,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把港航節能減排工作貫穿于基礎設施建設、運輸生產、行業管理等各個環節,取得明顯成效,有力地推動了全社會節能減排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機制。成立了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工作方案》,落實工作責任,細化年度工作任務,形成了市局、縣(區)局兩級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改善通航條件。以構建湖州“五干五支一港六區”高效內河航運體系為目標,建設高等級內河航道網為主線,整合港口資源,提升內河港口功能為重點,積極組織有效投入,2013年長湖申線完成投資0.49億元(累計完成概算投資18.43億元),完成港口建設投資3.23億元,全市內河航道網絡更趨完善,承載能力不斷提高,服務功能不斷增強,逐步形成干支直達、布局合理的浙北水運網絡,船舶通行能力大幅提升,燃油消耗明顯降低。
三是優化運輸結構。引導水運業主調整運輸結構,淘汰船齡長、能耗高、效益低的老舊落后產能。2013年,全市淘汰拖船1艘、駁船5艘,注銷船舶252艘、5.69萬載重噸;本港注冊營運船舶由2012年底的5414艘下降至2013年底的5299艘凈減115艘,運力規模由2012年底的153.63萬載重噸上升至2013年底的154.1萬載重噸,凈增4575載重噸,單船平均噸位提高了7.3載重噸,全行業節能降耗水平明顯提升。
四是發揮科技手段。在9個航道扎口點實行船舶免停靠監管,在全航區推行非現場執法和短期定期簽證制度,形成了低碳高效的綜合監管格局,減少人為停船檢查次數,降低船舶營運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五是完善統計制度。進一步完善全市水運企業節能減排季度報表和全行業半年度燃料消耗抽樣調查制度,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統計工作的長效機制,督促水運企業建立能源計量管理,強化能源消耗統計分析,幫助企業走“污染少、能耗低、效益好”的發展道路。
據統計,湖州市水運行業普通貨船每千噸公里油耗從2012年的5.16公斤降至2013年的5.11公斤,按實際完成貨物周轉量149.23億噸公里計算,內河貨運單位周轉量節約柴油746噸,再加上非現場執法和短期定期簽證全航區可節省柴油733噸,兩項合計全年可節約柴油1479噸,節約標準煤215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388噸,低碳綠色水運成效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