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開展綠色出行活動。根據公務用車的配備標準和編制數量及時更新購車計劃,嚴禁超標準、超編制采購公務用車。提高新增公務車中小排量和清潔能源汽車比例。全區政府機構公務用車按牌號尾數每周少開一天,開展公務自行車試點。機關工作人員每月少開一天車,倡導“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以內步行,3公里以內騎自行車,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快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三)開展資源循環利用活動。推行公務用車廠家回收置換。開展廢舊電腦、打印機、電池、燈管、報紙和包裝物等回收利用。組織有條件的單位實施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完善資源循環利用渠道,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長效機制。
(四)開展政府機構節能宣傳教育活動。圍繞節約型機關建設,組織開展“能源緊缺體驗”、“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等活動。舉辦知識競賽、征文、專題講座等形式多樣的宣傳和普及節能環保知識,提高政府機構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政府機構節能減排工作建設和突出成效,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引導和示范作用。開展政府機構能耗信息和能效水平公開試點,在門戶網站上公示單位能耗信息和能效水平,并接受社會監督。
牽頭單位: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展改革委、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自治區政協辦公廳、新疆軍區聯勤部
支撐單位:新疆建筑科學研究院、新疆節能協會、自治區節能評估中心等
八、節能減排科技行動
科學技術是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的重要支撐。節能減排全民科技行動的工作目標,是針對全民節能減排能力建設的共性技術需求,研發全民節能減排能力提升系列工具,推廣全民節能減排適用技術成果,開展全民節能減排科技示范。要以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為主線,提高公眾的節能減排科技意識和能力,形成全社會依靠科技開展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主要活動包括:
(一)開發全民節能減排科技工具包。針對公眾辨識各項行為節能減排潛力的需求,組織專家測量和核算涵蓋公眾日常生活主要活動的節能減排潛力數據,開發“全民節能減排潛力基礎信息數據庫”,建設“全民節能減排科技信息網”。拓展和完善基于互聯網的“低碳生活計算器”軟件,通過宣傳和推廣,進一步發揮該軟件在定量反映公眾節能減排潛力數據;組織專家篩選節能減排的小竅門和小技巧,建立“全民節能減排金點子”數據庫;編制全民節能減排科技系列手冊。
(二)推廣應用節能減排適用技術成果。進一步篩選各類科技計劃取得的適用于全民節能減排的技術成果,拓展和完善全民節能減排適用技術成果庫;結合一年一度的“科技周”活動和“科技列車行”活動,舉辦節能減排技術成果推介會,加大對節能減排科技成果的推廣力度。
(三)組織開展節能減排綜合科技示范。依托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等科技示范平臺,選擇部分具備良好基礎的縣、市、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節能減排綜合科技示范活動。
(四)建設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加強節能減排專家隊伍建設,推動節能減排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發展;培育節能減排技術服務市場,充分發揮節能技術中介服務機構等在開展節能減排技術服務方面的作用;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投資建設公共技術平臺和科技合作咨詢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測試和檢測等專業技術服務。
牽頭單位:自治區科技廳、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廳、科協
支撐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新疆科協科普活動中心、自治區節能評估中心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