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作為“全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正在大力推廣太陽能光熱、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計劃到2012年末完成3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太陽能光熱應用、3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地源(土壤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等)熱泵應用。
目前,長沙共有19個項目獲國家住建部和市級批準綠色建筑試點示范,如簡牘博物館門前地下停車場采用地下光導技術,38個導光筒將日光導入室內,可為室內照明節省大量電能。大約兩三年后,隨著試點項目的陸續完工,一大批綠色建筑將展示在市民面前。
“能源醫院”免費為企業節能診斷
長沙是率先在全國省會城市成立市級綜合性能源管理與執法機構的城市。2006年6月,長沙市能源管理辦公室(長沙市能源執法隊)掛牌成立。2010年10月,更名為長沙市能源局。機構的變革,意味著長沙節能“大管理、大發展”的格局逐步成型。
炎炎夏日,政府機關某個辦公室的空調溫度設置如低于26℃,很快就會被遠程監控系統關停——這是長沙首創的公共建筑空調溫度監控系統,目前該系統已逐步在全市鋪開。同時,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動態監管系統實現了通過網絡直接將能耗數據同時上報市能源局和省能源管理部門。
長沙成立全國首家“能源醫院”——威勝節能120服務中心,免費為全市用能單位提供節能診斷、技術咨詢等一攬子服務,全市用能單位技術節能、管理節能水平普遍提高。
目前,長沙市共登記節能服務中介機構76家,登記合同能源管理公司62家,建立了覆蓋全市的節能服務中介網絡。同時,38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進入國家發改委推薦目錄。
力爭3年內建成示范城市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長沙市日前已成立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任顧問,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任組長。
同時,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相關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據通知,長沙力爭在3年之內,實現產業結構明顯優化、重點領域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低碳技術廣泛推廣、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主要污染溶解度放量顯著減少、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合同能源管理與排污權交易等市場化機制逐步健全,節能減排工作在全國產生積極的綜合示范效應。
綜合示范工作主要包括6個方面:一是圍繞產業低碳化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二是圍繞交通清潔化改造城市交通體系;三是圍繞建筑綠色化推動建筑節能;四是圍繞集約化加快發展服務業;五是圍繞主要污染物減量化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六是圍繞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化優化城市能源結構。
數字看節能
“十一五”期間,長沙市單位GDP能耗(噸標準煤/萬元)由2005年的1.030降至2010年的0.826,下降19.76%,比“十一五”日期目標多下降0.76%,在全省14個市(州)中超額完成目標最多,連續4年被省政府評為節能目標“超額完成”等級。
從全國來看,長沙2010年的單位GDP能耗也處于先進行列,排名第8位,與天津持平。萬元GDP能耗降0.204噸標準煤,超額幅度為0.76個百分點。2010年長沙GDP按2005年可比價算為3382.37萬噸標準煤,節省了927.6萬噸標準煤。按環比法計算,長沙5年累計節約能源512萬噸標準煤。如果換算成原煤,相當于少消耗了1298.614萬噸原煤,這些煤用50節(每節60噸)的火車運輸,需要4328列火車。
而從減排的角度來看,節省標準煤512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10萬噸。如果以一棵樹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00千克來計算,則相當于植樹1.3億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