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將單位GDP的能耗降得更低,從而讓GDP產出的綠色更多?深圳開始行動。日前舉行的深圳節能大講堂透露,深圳將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扶持政策,控制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的能力,對綠色節能項目進行補貼,節約每噸標準煤可獲540元獎勵。
深圳單位GDP能耗全省最低
記者從節能大講堂上獲悉,深圳去年單位GDP能耗全省最低,為每萬元0.513噸標準煤,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7.26%;與2005年相比,下降13.39%,超額完成省里下達的下降13%的目標。
盡管超額完成了能耗目標,但未來的節能任務依然艱巨:“十二五”期間,全國各省市區單位GDP能耗下降指標從10%--18%不等,其中廣東省單位GDP能耗“十二五”還要下降18%,深圳的目標是下降19%--20%,壓力更大。
財政補貼節能減排項目
市科工貿信委有關負責人說,“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修改完善《深圳市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將專項資金納入預算安排,力爭“十二五”期間年度資金額度保持一定增長,發揮財政扶持政策的引導作用,通過項目貼息與資助、能源審計費用資助、節能示范企業認定與獎勵等手段,推進全市工商業節能降耗工作。
目前,深圳正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尤其是重點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對重點耗能單位節能改造項目給予補貼。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合同能源管理的節能改造項目,每節約一噸標煤可獲國家補貼240元,深圳在此基礎上追加地方補貼300元,合計可獲補貼540元。此外,深圳節能改造項目還可能獲得政府獎勵,獎勵標準為節約每噸標煤可得500元。
記者獲悉,深圳鼓勵節能服務公司申報成為國家發改委備案節能服務公司,這些節能服務公司所從事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都可以得到國家獎勵。目前,深圳已有數十家企業獲得備案,獲取國家資助數千萬元。
培育專業節能服務公司
深圳雖然是最早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城市,節能服務企業蓬勃發展,每年都有一大批節能服務企業“熱血沸騰”地投入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但每年也會有部分企業黯然撤出這個市場。究其原因,不外乎環境、資金、信用、技術等問題。很多企業在看到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利好的同時,并沒有實際地認識到合同能源管理現階段的風險,更談不上有效的風險控制。
市科工貿信委有關負責人說,“十二五”期間,深圳將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壯大一批綜合性大型節能服務公司,引導和支持各類融資擔保機構提供風險分擔服務,研究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量審核和交易制度,培育第三方審核評估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