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土耳其,燦爛明媚的陽光照在綠色的草地上,溫暖而舒適。
9月29日,記者隨同中材代表團,參加了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在恰那卡萊省舉行的土耳其最大水泥生產商Akcansa水泥集團水泥窯余熱發電項目竣工典禮,中國駐土耳其大使宮小生、中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張清洋出席。恰那卡萊省代省長Mr.HuseyinKulozu也到會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來自不同方面的各界代表300多人出席了這個慶典活動。一個余熱發電項目,為什么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和青睞?記者的采訪和思考就從這里開始了。
看余熱發電如何走出去
運用水泥生產中的余熱發電,看似簡單,卻又是件很有智慧的事情,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做這件事情已經有很多年了,在業內享有盛譽。據了解,利用余熱發電的成本為每千瓦時0.1元左右,而購買工業用電大約需要0.6~0.7元,好處是很明顯的。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全國大部分水泥企業都采用了這項技術,每年節省下來的電力相當可觀。電是用煤炭轉換而來的,因此,節電就意味著節省了煤炭資源。
中材節能把余熱發電項目從國內做到了國外,目前,國外70%的余熱發電項目都是他們在做。這是很引國人自豪的事情。
負責土耳其余熱發電項目的經理吳蘇軍告訴記者,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憑借獨特的技術優勢,中材節能最終中標此項目。這是中材節能純低溫余熱發電成套技術運用至歐洲水泥生產線的第一單,也是海德堡公司在其旗下水泥生產線上全面開展余熱發電工程的第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的順利簽訂,開創了中材節能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與裝備走向歐洲市場的新紀元。項目合同金額1300萬美元,項目投產后,通過利用廢氣余熱,每年可發電10500萬千瓦時,每年可減少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材節能總裁胡也明介紹,中材節能目前在土耳其多個城市開工建設的余熱發電項目還有6個,在海外的余熱發電項目達43個。Akcansa水泥集團水泥窯余熱發電項目執行情況良好,合同工期為19個月,最終比合同工期提前1個月投入發電運行,發電量超過合同約定考核指標的15%以上。
據介紹,中材節能長期進行節能減排重大課題的攻關研究,在高耗能行業的余熱余壓利用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科研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專利技術和系列專有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中材節能在國內起步最早、規模最大、業績最多、實力最強。目前,節能減排系列技術裝備已開始大規模出口海外,為全球300多條水泥窯配套了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并在鋼鐵、化工、冶金、碳素等眾多行業的余熱利用方面取得很大成功。
正在伊斯坦布爾視察的土耳其國家憲法委員會主席MetinKILCI會見了來訪的中材集團董事長譚仲明一行,并表示,中土兩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兩國關系良好,前景廣闊。土耳其是一個能源依賴進口的國家,節能減排需求非常迫切,這方面的市場潛力很大。土耳其政府非常歡迎中材集團這樣的大型中國企業來土發展業務,將繼續支持中材節能余熱發電技術在土耳其的推廣運用,也希望中材集團能夠在土耳其的更多領域發揮作用。
據了解,中材集團每年的經營額在500億元以上,而中材節能項目在集團的總經營額中只占1/30。然而無論從市場潛力、世界經濟和國際潮流方面來講,節能項目的潛力和影響力卻是非常巨大的,這也是許多國家都重視這一領域的原因。在這方面,胡也明很自豪地說:“我們早就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