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超高壓特高壓檢修試驗基地通過驗收 | 08-11 |
南網超高壓特高壓檢修試驗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檢修試驗大廳、綜合生活輔助樓兩幢建筑物通過市政竣工終驗,標志著特高壓基地所有建筑物市政竣工驗收完成。 會議在基地培訓大樓503會議室舉行,增城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鄭智華站長一行3人參加了此次驗收會議。會上,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分別進行了工程概況介紹、自評匯報和質量評估。會后,由質監站、建設、監理、設計、施工等單位組成的驗收小組實…… |
華電服務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 08-11 |
盛夏時節,新疆大地瓜果飄香,充滿著生機和希望。 作為中國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份,新疆是我國西北重要安全屏障,其發展穩定事關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對新疆而言,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底色,不僅事關發展,也事關穩定。 7月23~26日,懷揣著責任和使命,相隔僅僅4個月,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趙建…… |
廣西桂冠山東分公司:安全效益雙提升 | 08-11 |
今年以來,面對電力行業的嚴峻形勢,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圍繞集團公司“1382”總體要求,立足企業實際,強化管理力度,實施精準對標,聚全員之力,助力逐步趕超。截至6月30日,該公司上半年發電量同比增加24.65%,完成年度發電目標的60.27%,超額完成半年利潤目標,安全生產平穩有序,實現安全、效益雙提升。 強化管理力度 提升安全系數 安全生產要有嚴格的管理保駕護航。…… |
新能源產業:光伏風電“冰火兩重天” | 08-11 |
上半年,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產業雖然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其發展內容和趨勢卻呈現出不同局面。光伏業受到新增建設放緩和補貼政策退坡的影響,面臨著降低發電成本、優化發展規模、提高運行質量的嚴峻挑戰;風電行業則加快推動海上風電和分布式風電發展步伐,在此前連續兩年裝機量下滑的態勢下,實現了局面的扭轉——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5211…… |
讓環保高壓線永遠帶電 | 08-11 |
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基礎工作,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必須做到依法監測、科學監測、誠信監測,對于干預環境監測數據的行為,必須保持“零容忍” 8月6日,針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造假問題,生態環境部聯合山西省政府約談了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經調查,臨汾市環保局原負責人授意局辦公室主任和監測站聘用人員,在去年4月份至今年3月份期間,通…… |
我國明年將成最大天然氣進口國 | 08-11 |
盡管處在傳統消費淡季,7月的中國天然氣市場卻并不平淡:亞洲進口LNG價格已飆漲至1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至1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國內部分地區管道氣開始出現緊張,工廠與接收站LNG報價普遍漲至4500元/噸以上。去年的“氣荒”言猶在耳,今年的“淡季不淡”令業內人士又一次繃緊了神經。國際能源署日前在上海發布《天然氣市場報告2018》預計,到2019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
上半年鐵路貨運量增7.5% | 08-11 |
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今年1月至6月,國家鐵路貨運量完成15.49億噸,同比增長7.5%;國家鐵路發送旅客15.91億人次,同比增長7.7%,旅客發送量完成進度為近3年最好水平。在量增的同時,物流成本也有所下降,預計全年將為社會降低物流費用超過30億元。 據了解,今年鐵路總公司出臺了《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路線圖和配套措施。上半年煤炭運量完成8…… |
智慧電廠漸成電廠發展新趨勢 | 08-11 |
“發電廠應面向未來,使現有的各種發電方式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智能社會以及能源革命和創新。”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陸啟洲日前表示。 陸啟洲是在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減排中心與華北電力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共同主辦、中國電力云平臺承辦的“2018智慧電廠論壇(第二期)”上作以上表述的。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深入推進,以及電力體制改革大力實施,智慧電廠已經成為電廠發展新趨勢,在節能…… |
寰球公司封頂世界最大LNG儲罐 | 08-11 |
中油工程所屬寰球工程公司總承包的江陰液化天然氣集散中心LNG儲配站項目T-1201儲罐日前成功封頂,這是長江上第一個8萬立方米雙金屬壁全包容LNG儲氣罐,最大單罐罐容的雙金屬全包容儲罐創下國內乃至世界之最,實現了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應用的新突破。 據了解,江陰液化天然氣集散中心LNG儲配站項目是長江沿岸開建的第一座LNG儲配站,也是一個立足江陰、輻射長三角的天然氣“大倉庫”。該項目由…… |
培植“工業樹”,廣西要育一片“產業林” | 08-05 |
傳統產業是廣西工業的家底和支柱,占廣西工業比重70%以上。然而,其中的支柱產業大多低端低效,先進裝備制造業比重僅為23.1%。在資源環境觸及“天花板”、傳統動能逐漸減弱的形勢下,廣西工業如何爬坡過坎、持續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近日,廣西同步出臺《關于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樹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