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預測2050年風電裝機在20到24億千瓦 | 11-27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王仲穎給出了他們研究得出的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藍圖,提出到2050年我國風電裝機將在20至24億千瓦。以下為王仲穎在第14屆光伏大會上的發言內容: 大家都知道在APEC會議期間,中美簽了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我們國家也提出了2030年的減排目標…… |
達坂建我國首個3MW直驅永磁大型風電機組示范基地 | 11-27 |
我國首個3MW直驅永磁大型風電機組示范基地落戶達坂城區,并將逐步向全疆全國示范性推廣3MW風電機組。 目前國內主要的風電機組為1.5MW和2.5MW,3MW的風電機組僅為少數。11月25日記者從達坂城區經發委獲悉,該示范基地將安裝67臺3MW直驅永磁大型風電機組,計劃2015年建成,總投資16億元。 達坂城風區是新疆九大風區之一。近年來,入駐達坂城區的風電企業已達到2…… |
內蒙古風能儲量全國居首 入列全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 | 11-26 |
記者昨日了解到,內蒙古風能總儲量居我國首位,技術可開發量達1.5億千瓦,約占全國陸地的50%,是我國發展風電產業較早的省份之一。目前,國家能源局已將內蒙古規劃為全國7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之一。 據了解,內蒙古電網風電裝機容量達1139.621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光伏裝機134.925萬千瓦。同時,內蒙古西部…… |
安徽風電并網裝機累計77萬千瓦 發電量首超過10億千瓦 | 11-26 |
記者從安徽省能源局獲悉:為調整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大氣污染防治,我省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截至10月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477萬千瓦,占全省電力裝機的11.1%。其中,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90萬千瓦,發電量36.8億千瓦時,發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約70%。 遠景巢湖觀湖、協合蕭縣官山等…… |
甘肅電網首套SVG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助力風電送出工程 | 11-25 |
11月21日從甘肅酒泉二期風電300萬千瓦送出工程現場傳來消息,全省首套SVG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在布隆吉變電站2臺主變投運。 該裝置安裝于布隆吉變電站2臺主變35千伏側,各裝設1組20Mvar的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在甘肅省電力公司系統內屬于第一套。布隆吉變電站采用直掛式SCG裝置,主要由控制柜、功率柜、啟動柜…… |
烏魯木齊三個風電項目年省標準煤12萬噸 | 11-25 |
11月21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市發改委獲悉,大唐達坂城風區柴窩堡風電場二期、烏魯木齊天潤風電有限公司達坂城天潤一期、中電投達坂城電場一期等三個49.5兆瓦風電項目已獲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核準。三個項目完成后,年發電量可達3.0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共計12萬噸。 根據《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關于委托地(州、市)發改委審批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的通知》(…… |
河南加快風電建設 可再生能源并網成效顯著 | 11-24 |
初冬的豫北平原,藍天白云,賞心悅目。11月中旬,河南鶴壁首家大型風力發電項目——浚縣火龍崗風電場的33臺風力發電機組正式并網發電。 風電是目前國內發展較好的發電項目之一。“但受風速影響,風電場發電量波動較大,會給電網調度帶來一定影響。”鶴壁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潘龍說,“我們將克服相關技術難題,優先接納風電入網…… |
淄博市最大風力發電項目并網成功 | 11-24 |
風力發電具有清潔、無污染、可再生的特點。11月17日21:35,淄博市最大的風力發電項目—— 博山中廣風電場并網成功。 博山中廣風電場南北長約9.1公里,東西最長約15.3公里,范圍約30平方公里,該風電場總裝機規模為99MW,66臺單機容量為15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風機年等效滿負荷運行小時數達187…… |
鶴壁浚縣火龍崗風電場33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 | 11-21 |
鶴壁市首個風電項目——浚縣火龍崗風力發電項目33臺風機11月5日全部并網發電,截至19日共發電488萬千瓦時,僅11月19日一天的發電量就達46.7萬千瓦時。 據鶴壁協合浚龍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浚縣火龍崗風電場副場長李進偉介紹,11月19日,當地風速達9.3米/秒,一天發電量達46.7萬千瓦時,是并網發電以來…… |
新疆三塘湖一期自建風場發電量已累計突破1億度 | 11-21 |
記者11月18日從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公司(以下簡稱“海裝風電”)獲悉,截至11月16日12時,其位于新疆的三塘湖一期自建風場實現安全運行296天,累計上網電量突破1億度,風機可利用率達到98.7%。 據介紹,該風場是海裝風電首個投入運營的自建風場。近年來,海裝風電通過聯合設計和吸收創新,相繼開發出850千瓦、2000千瓦、2500千瓦常溫及低溫系列風電機組,被授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