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日從重慶市發改委獲悉,隨著途經重慶的寧夏中衛至貴州貴陽天然氣聯絡線管道主題工程近日通氣,重慶市天然氣已融入了國家天然氣干線網絡。
據悉,中衛至貴陽天然氣聯絡線(以下簡稱“中貴線”)管道主體工程歷時兩年,途經重慶市,聯接了我國北方中亞天然氣西氣東輸管線和南方中緬天然氣管線。
中貴線工程北起寧夏自治區中衛市,沿線途經寧夏、甘肅、陜西、四川、重慶、貴州6個省(區、市),南至貴州省貴陽市,線路長約1613公里,設計輸氣能力每年150億立方米,工程項目總投資245億元。
中貴線重慶段線路全長約243公里,在我市境內依次途經合川、潼南、銅梁、大足、永川、璧山、江津7個區縣,并配套建設相國寺儲氣庫1座。重慶段工程于2011年11月開工,2013年9月,管道主體工程建成,全部工程將于2014年完成。
中貴線的建成通氣,實現了中亞天然氣和緬甸天然氣南北互通。2013年10月15日,來自緬甸的天然氣已通過中緬輸氣管道輸送到貴州省貴陽市末站,計劃2013年10月21日從貴陽末站開始從中緬管道向重慶方向進氣,10月底將到達重慶銅梁分輸站。到12月底重慶有望從中貴線下載天然氣約4.4億立方米。從2014年起,我市通過中貴線既可下載來自中亞的天然氣,也可下載來自緬甸的天然氣,形成雙氣源保障,將有效緩解重慶天然氣供應不足問題。
中貴線作為構建全國油氣骨干管網的國家重點工程,北接西氣東輸管線及陜京線,中聯川渝管網北外環、北內環、重慶相國寺儲氣庫、南干線東段,南接中緬天然氣管道,將我市天然氣管網與全國干線管道連接,共同組成全國和區域的不同層次的大型環狀管網。該工程的全線貫通,將實現西部天然氣在全國范圍的統一調度、合理配置和擴大市場覆蓋面,有利于緩解川渝地區天然氣供需緊張的矛盾,大大提高我市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