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弧形塑料棚在陽光下投射出一片陰影,影子里豎著一個加氣箱,不遠處橫著一人多高的白色圓形儲運罐,這是液化天然氣加氣站與加油站最明顯的不同。王威(化名)是天津中海油渤海LNG加氣站的員工,在同一個大院里,對面就是公司旗下的加油站。他告訴上證報記者,“他們車來車往的,我們一天除了給幾十輛固定的公交車加氣,來的重卡只有5輛左右。”
往返于天津市郊跑拉沙運輸的梁老板了解記者采訪來意后,皺著眉說道,今年6月液化天然氣價僅5.5元,現在賣到6.8元/公斤,漲了1塊多。“成本已經跟柴油車差不多了,塘沽只有十幾個車隊用氣,我們這鮮嘗不得”。
就在這周,梁老板和他同行的擔心可以暫時得到消解,因為油品價格又要漲價了,前期受天然氣漲價影響的車用LNG將重獲競爭力。不過長期來看,天然氣“白菜價”時代已經過去。
油品升級促行業發展
本月23日,醞釀了近半年的油品升級加價政策終于落地,規定車用汽、柴油質量標準升級至第四階段每噸加價290元和370元,從第四階段升級至第五階段每噸分別加價170元和160元。而此前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了油品質量升級時間表。
卓創資訊天然氣行業分析師王曉坤告訴上證報記者,國四國五標準汽柴油全國推廣后,漲價利好將直接傳導到液化天然氣,特別是對柴油重卡的影響。王曉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柴油漲價折合0.35元/升,一輛柴油重卡一年跑10萬公里算,合每天270多公里,成本將直接增加約40元/天。一輛LNG重卡比柴油重卡貴約8萬元,按三年收回成本算,每天只需比用柴油節約73元,“而現在不算LNG漲價,光看柴油車本身成本就上升了40元,我們測算大部分地區的LNG價都能達到這一比價優勢。車用天然氣價格相比柴油就更便宜了。”她說。
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不論價格如何變化,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一定更加重要。機動車尾氣是導致霧霾的關鍵因素,《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就規定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包括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和新能源汽車推廣。在最嚴環保行動和油品升級大背景下,LNG市場總規模有望受益。王曉坤認為,油品升級也是為了防止大氣污染,液化天然氣比機動車尾氣能減少近30%排放,前景依舊看好。
高氣價擠壓下游產業利潤
不過,7月份國家發改委上調天然氣門站價以來,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漲價方案。LNG氣價逐月提高,7月份LNG出廠價上調1500元/噸左右,漲幅近30%。8月氣價繼續上調1000元/噸,漲幅27%。隨著氣價走高,全國范圍都感受到了成本上升的壓力。
受此影響,LNG重卡的銷量也出現了變化。據安訊思息旺能源提供的數據,一季度LNG重卡全國銷量達到14000多輛,4月份增至7千多輛,5月銷量大幅縮水,6月就出現退車現象。“因為運輸企業的車發現氣價上漲太厲害,沒有價格優勢,供氣又不如汽柴油穩定。”安訊思天然氣分析師韓小慶解釋說。
北京燃氣旗下的綠源達壓縮天然氣公司副總經理鄭新田向上證報記者介紹,目前北京市內有十余座LNG加氣站,主要供應去年底投放的百輛LNG公交車,行業發展尚屬前期。“集團投運的加氣站基本保持微利,第一年虧損超千萬,與前兩年四川等地投運半年甚至一年就收回成本的情形相去甚遠,如果氣價繼續上漲,對剛發展起來的LNG汽車將是巨大打擊,加氣站利潤也隨之受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這一輪漲價并不是終點。近期來看,秋冬天然氣消費旺季到來,價格將繼續走強,遠期隨著資源消耗,可再生資源比例提高,未來能源價格上漲是大趨勢。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分析和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雋向上證報記者指出,整個天然氣價格,包括電價都應該往上提。“只有讓能源價格上升,才能保證環境,通過調價來引導大眾的能源消費行為。現在提高脫硫電價,要求煤炭在脫硫之外再進行脫硝就是這個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