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開始,上級主管部門采取多項措施對煤炭進行保供增產,隨著主產區煤礦產能的加快釋放,煤炭產能增產增供政策效果逐漸顯現,1-9月份,全國原煤產量為29.3億噸,同比增長3.7%,F貨方面,10月17日,環渤海港口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最高報價2600元/噸;隨后,在政策打壓以及貿易商恐高壓力之下,煤價由強轉弱。截至目前,報價已經下跌至1400元/噸。上周,港口貿易商恐慌情緒彌漫,價格下跌了700元。不過報價和成交都很少,愿意接貨的買方不多。
受疫情和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鄂爾多斯銷售情況轉差,導致產量進一步回落至190萬噸/天的水平,較高點回落了50萬噸,部分煤礦出現頂倉,產量釋放困難。大秦線檢修結束,但受貿易商發運減少影響,運量恢復不及預期,后邊運量有待觀察。需求淡季,疊加“買漲不買落”心里,下游拉運減弱,交易冷清,環渤海港口合計存煤升至1938萬噸,較月初增加了89萬噸。上周一,有消息傳出,坑口煤價要跌至528元/噸,貿易商心理防線被徹底突破,出現恐慌性拋售。
煤炭主產區積極響應發改委保供穩價要求,內蒙古各礦區召開保供穩價會議,要求5500大卡坑口煤價格下降至1200元/噸以下;山西地區也要求中央駐晉煤炭生產企業將動力煤坑口價格調整至1200元/噸;陜西榆林地區要求在月底前,全市所有煤礦坑口價格下降至1200元/噸以下,對于其他熱值的坑口煤價按照低于折算所得價格進行銷售。主產區坑口供應正在趨向增加,而煤炭報價卻是重心下移。
環渤海港口方面,大型煤企5500大卡主流價已經回落到1500元/噸的水平,下游電廠日耗數據仍處于季節性低位,沿海八省電廠日耗穩定在170萬噸左右,電廠庫存實現被動壘庫。但是,由于下游用戶的持續觀望和采購放緩,近日壘庫速度有所放緩。10月28日,部分滯留港口的澳煤被運走,以及神華大幅下調外購價,再加上部分港口出紅頭文件通知限價1500元/噸,促使市場偏弱,部分貿易商仍在降價過程中。供暖期到來之后,隨著需求的回升和電廠日耗的恢復性增加,下游采購和拉運由消極轉為積極;預計11月中旬開始,市場形勢將明顯改善,煤炭供需兩旺將再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