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全新利洋針織智造平臺解決方案和自動化物流倉儲模擬場景亮相服務貿易展區,多維度演繹后疫情時代新常態下數字化供應鏈的未來
與孩子王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中國新家庭市場的增長機遇
連續發布《雙循環系列報告》和《跨國采購報告》,深入洞察中國消費及零售市場,助力行業伙伴抓準發展新航道
11月5日至10日,全球消費品供應鏈引領者馮氏集團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本屆進博會,馮氏集團在8.2號館服務貿易展區(展位號:B2-01,B3-01)設置了360平方米展位,以供應鏈管理、創新解決方案、物流、零售和品牌授權五大主題展區,全方位展現了未來供應鏈中各核心環節的數字化圖景。
為后疫情時代做好準備,全球企業正加速供應鏈調整步伐,邁向智能、韌性的轉型之路。面對可能長期存在的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合理配置全球資源、加強上下游合作、加碼技術變革、提升供應鏈效率,是企業重構供應鏈的最佳策略。
馮氏集團中國總裁馮裕津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市場無論是抵抗市場不確定性,還是率先重啟經濟增長,都展現出巨大潛力。在供應鏈領域,我們看到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正進一步發揮其關鍵驅動力,連接設計、采購、生產、物流和零售等端到端節點,加快了全球資源的有機分配,優化了從需求鏈到供應鏈整個閉環。百年馮氏集團作為行業領導者,始終致力于引領行業變革,構建面向未來的供應鏈。借助此屆進博會,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展現集團的整合資源與綜合優勢,深化與本土乃至全球品牌的合作,助力合作伙伴在不確定性中重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構建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生態,推動產業的蓬勃發展!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馮氏集團展臺
發揮集團協同優勢,打造高效的數字化供應鏈
面對新時代新需求,馮氏集團旗下的多項智能化、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紛紛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完成了精彩首秀。其中,馮氏旗下“COBALT利洋針織”帶來了支持個性化創作、即時制造的針織智造平臺解決方案,依托先進的人工智能和虛擬設計技術,該平臺可以有效連接起世界各地的針織機,自動協調完成從設計到制造整個流程,并成功地將針織衫的定制生產周期從傳統工藝所需的10個月縮短到2周;而由利豐供應鏈設計規劃的“自動化物流倉儲管理”智慧物流運營場景,集成了RFID智能標簽、自動化分揀機械臂及視覺自主移動貨運機器人等多項先進技術,可充分發揮智能物流的高可靠性、高性價比和高柔性的優勢,展示了“快,準,省”的未來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圖景。
馮氏集團旗下“利洋針織”推出針織智造平臺解決方案
馮氏集團旗下“利豐供應鏈”設計規劃自動化倉儲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此外,馮氏旗下的利鷗品牌策劃(KTL)團隊邀請了來自購物中心、制衣、美妝、家居、食品、文具等多個商業領域的全國近百家被授權商代表,齊聚進博會現場,分享授權IP在多領域合作的成功案例,共話品牌授權跨界合作等未來趨勢。包括史努比和凱蒂貓在內的一眾知名卡通形象也集體亮相展臺,盡顯馮氏集團在零售與品牌授權領域的強大資源優勢。
深化在華發展布局,推動供應鏈創新“雙循環”
進博會期間,馮氏旗下利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童控股”)與孩子王兒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孩子王”)共同簽署深化合作備忘錄。借助進博會這一開放的平臺,馮氏集團希望能夠進一步發揮其品牌資源優勢,加快全渠道布局和數字化轉型,助力國內外品牌挖掘中國新家庭市場的內需潛力,開拓下沉市場,響應更廣闊消費群體對高質量、差異化、優質產品及服務的需求。
同期,馮氏集團旗下智庫利豐研究中心還將憑借其深耕全球供應鏈管理的洞察與實踐,連續發布兩項重磅行業報告,以行業先驅之姿領航未來供應鏈發展方向。其中,《跨國采購報告》通過對供應鏈行業上下游產業的長期洞察,涵蓋了對多個主要采購國家的成本、速度、合規和產能的綜合評估,并闡述了塑造未來全球時尚采購格局的五大因素。首次推出的《雙循環系列報告》則著眼于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國際國內雙循環政策”的全面解讀。幫助行業企業在疫情持續沖擊、海外需求急速收縮的風浪中,及時調整發展策略,把握出口轉內銷的政策機遇;同時聚焦大灣區持續擴大開放、吸引外資等政策在促進“雙循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創行百年,智鏈全球,共享繁榮
今年,馮氏集團正式加入進博會參展商聯盟,此舉標志著馮氏集團將積極發揮在行業中的引領作用和專業優勢,借機聯袂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促進中國與世界的貿易合作。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表示:“植根中國的百年馮氏,始終致力于以積極開放的心態、高質量的產品及服務攜手合作伙伴擁抱中國機遇。未來,馮氏集團將持續聚焦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依托‘創行百年’的傳承經驗,‘智鏈全球’數字化機遇與挑戰,與供應鏈中的合作伙伴及客戶‘共享繁榮’!
聲明: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系(附聯系方式),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