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隨著2019年的落幕,光伏行業又重新起航,踏上了新征程。經歷了“水深火熱”的2018年之后,2019年的光伏產業在“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整體目標下走的較為穩健。
2020年恰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規劃的關鍵年頭,光伏行業發展再次步入“十字路口”。業內普遍認為,“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我國能源增量主體,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制造業已成為中國能源裝備制造和能源建設投資的重要新生力量。
光伏產業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始終堅定執著的奮斗在一線的光伏人!回首過去的2019,業內哪些重大決策影響著行業發展大方向?哪些重大事件為我們留下了思考與啟示?哪些市場動向又牽動著市場格局變化?
關鍵詞1:平價&競價
2021年將全面進入平價時代
在2019年這一光伏平價元年,“平價”、“競價”亦成為貫穿行業發展的高頻詞匯,尤其是被官方納入到政策制定中時,更是備受業內關注。
我國對光伏、風電平價上網工作的重視從政策出臺上就略知一二。2019年4月至5月,從《關于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建設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到《關于公布2019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的公布,短短1個月的時間,20.76GW平價項目最終落地,其中16省光伏平價上網項目共14.78GW。
隨后,《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的通知》由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于2019年7月10日公布,22省,22.788GW項目納入到2019年國家競價補貼范圍。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到,其中,貴州省裝機規模3.6GW,占全國份額的15.8%,成為全國擬納入國家補貼項目最多的省份;據測算,貴州省將獲得4.5億元的補貼規模。
光頭君視點:正如部分行業專家所言,2020年或將成為我國光伏電站享受補貼的最后一年,2021年將全面進入平價時代。2019年度光伏補貼政策的出臺時間的延遲也影響到了平價與競價項目的建設并網,截至2019年10月,共2.78GW平價上網項目開工,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競價上網到平價新時代的過渡在光伏行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2: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
中國企業越挫越勇
2019年以來,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
2019年5月9日,美國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隨后,中國對貿易戰發起反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其中,太陽能電池、逆變器以及變壓器等光伏產品確定征收25%的關稅。
國際能源網/關注到,201案是中美光伏貿易戰的“導火索”。去年1月22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啟動201條款決議,將對光伏電池片組件在既有反傾銷與反補貼稅率基礎上增加201關稅,稅率30%,未來4年每年遞減5%,每年有2.5GW的進口電池片或組件擁有豁免權。
今年6月,201案有了新的結果。6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布對雙面光伏組件授予201關稅條款的豁免權,免于征收25%的額外關稅。但在短短三個月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又將雙面產品移出201法案中的豁免清單,10月28日,美國對于雙面組件的關稅將再次開始,不得不說美國人還真是善變啊。
近日(2020年1月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進口自中國大陸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啟動第一次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復審立案調查,對進口自臺灣地區的涉案產品啟動第一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
光頭君視點:今年的中美貿易戰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為光伏產品出口大國,除了美國,中國與印度、土耳其等諸多國家貿易摩擦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貿易摩擦讓中國企業越挫越勇,出口額逐年上升。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向“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光伏產品65.69億美元,占全部出口額的37.51%。表現較為明顯的為光伏組件市場,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高速增長,出口額147億美金,同比上升45.5%,出口數量58GW,同比大幅增長86%。
關鍵詞3:光伏補貼
52.38億元!
財政部1年內下發兩批次光伏補貼
2019年,財政部下達了兩批次可再生能源補貼。2019年6月中下旬,財政部出臺了《關于下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下發可再生能源補貼約81億元。其中,光伏項目補貼為30.8億元,涉及到內蒙古、吉林、浙江、廣西、四川、重慶、云南、陜西等7省(自治區、直轄市)。
11月20日,財政部官方網站發布《財政部關于提前下達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中明確,下發可再生能源補貼約50億元,光伏補貼涉及11省,共計21.58億元;光伏扶貧2603萬元,戶用光伏3390萬元、光伏電站及工商業分布式20.98億元。接下來,預算明細中的其他省份(共12省)的相關政府也將陸續撥付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測算,截止到2018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已經達到2000億元。目前,行業人士都期盼2020光伏政策不要像今年出臺的這么晚,同時行業專家提醒,2020年或將是光伏行業有補貼的最后一年,大家要有充分的去補貼心理準備。
此外,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了解,截至10月31日,2019年度可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的戶用光伏項目已全部告罄,享受0.18元/kWh度電補貼的戶用項目總規模累計約5.3GW,遠超年度計劃的3.5GW新增裝機量。
光頭君視點:相對于2000億元的補貼拖欠,這52.38億元不過是杯水車薪,但兩批次的下發也足以可見國家政府部門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重視程度。光頭君也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查詢,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湖南、河北等15省市下發了針對2019年光伏項目的補貼政策,包括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等,這也算得上釋放的利好信號,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對于光伏產業的支持并未懈怠,在這里讓我們共同呼吁并期待2020年的光伏政策盡早出臺,給足行業信心與保障。
關鍵詞4:央企入局
“國家隊”密集入局光伏
光伏集中度顯著提高
2019年以來,在光伏政策的帶動下,產業復蘇態勢明顯,國有資本也嗅到了這些利好信號的釋放,紛紛加速進軍產業下游。
以電站交易形式密集入局是央企進軍光伏的主要方式之一。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到,2019年光伏電站資產交易量再上一個新臺階;據初步統計,2019年1-11月光伏電站資產交易規模為3.35GW,交易金額近60億元。
光伏電站運營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在行業發生動蕩之際,甩賣電站不失為明智之舉,而央企龐大的資金支撐成為了強食光伏電站的重要籌碼。
比如,去年11月,順風清潔能源向中核東能源有限公司(中國核電(601985.SH)的全資附屬公司)出售哈密恒鑫、哈密浚鑫、哈密天宏等11家子公司100%股權,總交易價為6.41億元。據悉,其出售電站的原因主要是出于營運資金需要及降低債務水平。
此外,出售電站亦成為熊貓綠能在2019年的常態,據估算,熊貓綠能今年共出售近650MW的電站資產。這也是源于該企業現金流缺口較大,總負債率為224億元,資產負債率70.3%,其償債能力較差。
光頭君視點:國有資本進軍光伏是否意味著國進民退”的發展趨勢正在顯現?光頭君關注到,今年以來,協鑫、順風清潔能源、熊貓綠能等電站“大賣家”實際上是國內光伏電站持有“大戶”,在現階段的光伏整合期,行業集中度的提高顯然比“國進民退”現象表現的更明顯,更普遍。國有資本重視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并不斷投入大量資本,這也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央企、民企的共同合作,才能實現互惠互利,從而為共同推動全國乃至全球新能源轉型,實現能源結構優化和清潔低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5:組件4.0時代&大尺寸硅片
組件4.0時代到來
光伏技術博弈拉開大幕!
行業人士不難發現,2019年的光伏組件技術更新迭代速度比往年更快。在2019SNEC展會上,各大企業強勢出擊,紛紛推出半片、疊瓦、拼片等高效技術疊加的新型組件產品,一些頭部企業不約而同的推出功率400W+高效組件產品,這也正式拉開組件4.0時代的技術博弈。
經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不完全統計,SNEC展會上有近20家組件企業推出400W+組件新品一些企業通過增大組件面積來提高組件功率。比如:東方日升的Jäger系列組件通過半片和多主柵組合技術,組件功率已突破400Wp。內部量產最高的組件效率高達20.4%;晶澳推出大尺寸九主柵單晶PERC半片組件,該產品達到了405W的高功率等等。
此外,硅片大尺寸化也是今年光伏技術的一大趨勢,頗具代表性的包括隆基主推的166mm尺寸的M6硅片,以及中環首推的210mm尺寸的M12硅片等,未來硅片尺寸的增加是光伏制造的發展趨勢,但還是要規范未來硅片尺寸,形成全行業共同采納的標準。當然,可以肯定的是,步入競價時代,大尺寸硅片從發電性能與利潤空間為行業中下游長期健康發展鋪路奠基。
光頭君視點:在降本增效,平價上網的大趨勢下,光伏市場的發展需要靠組件效率的驅動,如何使組件端單瓦成本做的更低是光伏企業共同思考的問題。雖然大尺寸硅片已成目前的技術主流趨勢,但硅片尺寸的標準化還需要進一步明確;亞化咨詢專家表示,TOPCon技術被認為是PERC電池極具潛力的發展方向,另外也有行業人士認為HTI是PERC下一代最具競爭力的技術,到底誰能站上下一個技術風口,還是需要市場的檢驗。
關鍵詞6:單晶&多晶
2019:單晶反超多晶的重要轉折年
對于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行業人士顯然已經心中有數。
2019年單多晶市場份額差的逐漸拉大,年底前單、多晶用料價差明顯分化,價差來到每公斤20元人民幣。
據PVInfoLink2019年12月26日數據顯示,本周國內多晶硅片持續調降,價格落在每片1.53-1.58元人民幣。雖然前期多晶用料價降降幅較大,也陸續反應至多晶硅片環節,但跌價走勢仍尚未停止。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分析了2019年度光伏組件招標情況來看,高效單晶組件的采購比例為75%-80%,尤其單晶PERC,以及單晶雙面組件更是招標主流技術,其中標價格也反映出兩者日益擴大的價格差;單晶400Wp及以上光伏組件的最低中標價1.8元/W,多晶硅光伏組件(不低于275Wp/片)的最低中標價為1.66元/W。
據PVInfoLink預測,明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價格走勢不容樂觀,明年上旬交貨的國內組件投標價格仍在下探,多晶組件價格反映中上游跌價,已快速降至每瓦1.5元甚至以下。
光頭君視點:2019年可以總結為是單晶反超多晶的重要轉折年。在部分多晶企業擠進單晶賽道的現狀下,今年的單多晶之爭取而代之的是高效單晶內部的技術競爭。在這里借用行業專家的觀點,展望2020年的光伏產業,單晶路線將成為絕對主流,PERC電池也會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關鍵詞7:光伏扶貧
854MW!8省率先公示“十三五”
兩批次扶貧項目清單
提及2019年的光伏政策,除了備受矚目的平價、競價政策之外,光伏扶貧建設依然如火如荼的開展中。
2019年4月中旬,業內翹首以盼的“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順利下達,雖然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中與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相比,涵蓋省份地區范圍有所擴大,但1.67GW裝機規模僅占第一批扶貧項目(4.186GW)的40%。
從裝機規模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河北、云南、甘肅,其規模數分別為348.58MW、319.95MW、314.59MW,占本批次電站規模的近六成;
前不久(2019年11月8月),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光伏扶貧項目目錄的通知》,意在要求各省梳理光伏扶貧項目信息并抓緊報送錄入。報送范圍為“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以及“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下達的村級電站。
光頭君視點 :第二批次部分省份光伏扶貧規模的調整是能源局、扶貧辦基于此前各省上報的光伏扶貧項目計劃而確定。目前,各省陸續報送各自的光伏扶貧項目信息,經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統計,截至2019年12月12日,四川、云南、甘肅、吉林、海南、山西、新疆、黑龍江8省分別對各省光伏扶貧項目信息進行了公示,共計854.00MW。
關鍵詞8:泛在電力物聯網
泛在電力物聯網下
光伏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19年全國兩會上,國網提出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廣受矚目。這一概念的落地將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以及全面感知等功能。據悉,2019年國網將開啟“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元年,計劃對外投資5126億元,2021年智能電網投資將突破2萬億元。
泛在電力物聯網為光伏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挑戰?光伏企業可將光伏與儲能、智能運維、電費優化、能效管理、電能質量治理等結合起來,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更多類型的電力服務,打造其新的業務增長點,開辟新的利潤來源。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注意到,以特變、正泰、陽光、古瑞瓦特等為代表的光伏企業,早已做好在智慧能源領域的布局。
預計到2020年,相關智能光伏升級的市場需求將達1000億元。由于光伏和風力發電有著自身的不穩定性,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出現將對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產生積極作用。部分研究機構表示,新能源消納將受益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通過將將分布式新能源聚合成實體,形成虛擬電廠,以多能互補的形式提高分布式新能源的友好并網水平和電網可調控容量占比,并且優化調度實現跨區域協調控制,促進集中式新能源省間交易和分布式新能源省內交易。
光頭君視點: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立,現有的光伏產供銷模式將會逐步改變,真正意義上的靈活微電網、基于市場價格響應的需求側管理會成為一種商業模式,整個光伏產業也可能得到升級重構。
關鍵詞9:擴產能
穩扎穩打、理性擴產
2019年以來,光伏組件、電池片企業擴產步伐依舊很快!
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統計,截至2019年7月底,隆基、通威、中環、晶科、鈞石、愛旭、嘉悅新能源、中建材浚鑫、晉銳能源、中來股份10家光伏企業計劃擴產138.65GW,投資金額近540億元。
同時,2019上半年電池片廠商紛紛針對HJT、雙面PERC、166mm大尺寸電池技術進行技改和擴產,以應對高效電池片市場需求量的快速增長。
有媒體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僅2019年,光伏企業宣布了超200GW擴產計劃。
分析2019年光伏企業投擴產特點來看,除了包括投產企業數量減少,產業分化、集中度保持高位,硅片產能轉向西部低電價地區等特點,光伏市場對高效光伏產品的需求日漸旺盛,2019年光伏企業技術升級進一步加快。
光頭君視點:未來在整體向好的行業態勢下,光伏頭部企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技術路線之爭。當然,專家也特別指出,在在短時間內集中攀升的情況下或造成產業鏈部分環節供應趨緊。2019年光伏技術是否再次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10:光伏企業IPO
光伏企業扎堆IPO
近期,多家光伏企業紛紛過會。
1月9日,晶科電力IPO首發申請上會;1月8日,天合將在科創板首發上會,擬募資30億;1月6日,中信博將從深圳中小板IPO轉向申請科創板IPO,并被受理。
此外,2019年12月5日,上能電氣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將于深交所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1833.36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
2019年12月12日,天業通聯發布公告,自 2019年12月13日起,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天業通聯”變更為“晶澳科技”(公司證券代碼仍為:002459)。
……
光頭君視點:上述企業所獲得“累累碩果”背后是由光伏人付出的努力與血汗積累而成,金融機構分析人士認為,光伏企業的過會代表的是資本市場對綠色能源產業更加深刻的認同。對于光伏企業來說,IPO過會的增加代表整個市場對光伏,特別是資本市場對光伏融資的看好,在企業融資和企業資金鏈的管理方面會有較大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