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视频在线看_91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_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欧洲色8_激情自拍一区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深度】綠色金融發展探析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11 21:23:58 用手機瀏覽

 實現經濟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我國“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的基本理念,也是新常態下發展綠色經濟的本質要求。綠色經濟發展需要綠色金融的支持,建立完善綠色金融管理目標、規章制度和指標體系,將綠色產業植入銀行授信制度、產品創新及服務的全過程,才是綠色金融發展的落腳點。

      綠色金融是推動綠色經濟

      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綠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金融經營活動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環境的治理,通過對社會經濟資源的引導和配置,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金融有利于當前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環保產業發展,有利于金融部門提高風險管理決策水平,防范與化解信貸的環境風險,同時構建綠色金融有利于我國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發展綠色金融才能更好地支持綠色經濟健康發展。

      綠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過度。經濟新常態下綠色金融在我國還屬于新生事物,綠色金融的科學界定問題,法律法規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等諸多問題需要經濟金融部門共同分析研究。

      (一)綠色金融發展缺乏戰略高度上的認識。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盲目追求經濟高增長和唯GDP論,以犧牲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代價,資源過度開采,環境污染嚴重,食品安全惡化等,影響了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回過頭來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環境污染治理,得不償失。金融市場配置沒能發揮好引導功能,沒有兼顧生態與產業的和諧發展。凡此表現就是缺乏對綠色金融發展重要意義的認識。

      (二)綠色金融發展缺乏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我國綠色金融的環保政策、法律體系還不完善。環境經濟政策也還處于醞釀和探索階段,地方保護主義、政策執行不力等現象在環保領域還比較普遍,環保信息也還不透明。目前,雖然我國已將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但在具體領域、具體項目、具體企業,環保政策的實施還不是非常順利,對環保違規信息還缺乏完善的發布機制。金融機構不僅缺乏環保專業知識,也面臨信息獲取的高成本問題。從現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企業基本信用報告》所能提供的“環保信息”看,涉及的企業范圍還很窄。金融機構對大多數不屬于國家監控范圍的企業、項目的環保違規情況,只能通過實地調查或媒體報道獲得,有的甚至難以獲得,信息極不對稱。

      (三)綠色金融發展缺乏內外部激勵和監督。金融機構自身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意識還不強,無論是總行或基層機構內部,特別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公司治理方面還沒有建立起與綠色金融配套的制度,也缺乏符合綠色金融發展需要的約束激勵機制。從調查情況看,為追求效益最大化,金融機構內部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還很容易被繁重的經營考核壓力和誘人的經濟效益沖淡,環保考評在金融機構基本是“空白”。從外部來看,政府部門還沒有建立起對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的激勵機制,企業和個人“綠色消費”意愿還不夠強烈,對金融機構的監督普遍不足。

      (四)綠色金融發展缺乏戰略安排和政策配套。現階段金融監管部門的綠色金融政策目標主要停留在限制對“兩高一資”企業的信貸投放和促進節能減排短期目標的實現上,對綠色金融缺乏完整的戰略安排和政策配套。金融主管部門還沒有全面承擔起綠色金融理念的傳播、引導職責。從國家層面看,在國際合作領域,金融主管部門也尚未采取積極行動,引進國外先進的低碳金融理念,導致基層金融機構缺乏對綠色金融發展最新趨勢、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和環境風險管理經驗的了解、學習渠道,只能按傳統營銷理念經營,環境風險加大。

      發展綠色金融的建議

      如何營造有利于綠色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走出一條符合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戰略定位和生態經濟發展規律的新道路,是金融部門必須破解的課題。

      (一)普及綠色金融知識,提高綠色金融發展戰略意義的認識。綠色經濟發展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作為經濟活動的血脈和資源配置的中樞,金融可有效引導社會資源分布,對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支撐與促進作用。由于綠色金融知識不足,在過去投資中,更多注重的是經濟發展速度,更多關注的是經濟效益,忽視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而綠色金融體系的建立有利于企業在選擇項目時,增強環境風險管理意識,選擇那些對環境影響小的發展項目,這樣就可以防范和化解環境風險。通過發展綠色金融來引導社會資金從污染行業逐步退出,更多投向綠色、環保的行業,市場物質資源也將隨之優化配置。同時,發展綠色金融有利于我國金融業同國際金融體系接軌,可以提高我國在國際碳金融市場上的地位,提高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二)加大綠色金融立法力度,完善綠色金融法律法規及制度安排。目前我國雖然出臺了一些有關綠色金融的條例、制度,但是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金融支持中缺少操作性的制度安排。為保證綠色金融有序、健康的發展,建議國家制定和出臺一整套法律法規,通過立法確定相關約束性指標,內容涵蓋制度建設、行業標準、指標設計、社會責任等方面,從而讓綠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讓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下守法經營,避免因違法造成經濟損失。

      (三)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強化綠色金融的市場引導。金融監管部門要在宏觀層面應盡快出臺對“綠色信貸”的扶持政策,制定“綠色信貸”目錄指引、項目環保標準和環境風險評級標準,放寬“綠色信貸”規模控制,實施差別信貸政策,使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有利可圖。同時,對金融機構“綠色金融”工作開展評估,探索建立“綠色金融”評估體系。協調推動綠色票據、綠色債券的發行工作,開辟直接融資新渠道。積極促進金融機構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綠色金融產品和技術,擴大綠色信貸規模。

      (四)完善綠色金融合作機制,提高政銀企在綠色環保方面的協調合作水平。聯合環保部門建立綠色信息共享機制,為金融機構和環保部門搭建起制度化的信息交流平臺,將環保信息與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進行有效的對接,逐步形成和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環保部門定期向銀行發布企業環境違法信息記錄,適應銀行審查信貸申請的具體要求。同時,銀行也定期向環保部門反饋相關企業信用狀況,做到真正的數據共享。此外政府部門應搭建平臺,由擔保公司、農業部門、環保部門和金融機構聯系溝通,及時掌握“綠色信貸”建設貸款需求,解決“綠色信貸”資金不足難題。

      (五)建立和完善相關補償機制,保障綠色金融健康持續發展。各級政府應充分考慮到“綠色金融”業務的高風險、低收益性問題,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針對“綠色信貸”量身定做政策性保險業務,探索建立并完善綠色金融風險分擔機制,引導擔保公司開展“綠色信貸”擔保業務。降低貸款人的經營風險,對放貸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應給予適當的財政和稅收優惠政策。針對國家主體功能區生態補償政策,有關部門應編制國家主體功能區產業綜合發展規劃,通過“頂層設計”優先布局實施一批綠色重點項目。中央和省級財政繼續加大對限制開發地區基礎設施、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提高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養老保險等財政補貼標準。建議適度延長退耕還林補助期限,并開展生物多樣性生態補償機制實驗。調動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促進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固镇县| 松滋市| 万源市| 镇安县| 翼城县| 徐州市| 平远县| 莒南县| 冷水江市| 射阳县| 桑日县| 白沙| 连山| 综艺| 城固县| 罗山县| 无棣县| 永吉县| 睢宁县| 英德市| 仙桃市| 伊春市| 遂川县| 紫金县| 错那县| 璧山县| 临西县| 横峰县| 南漳县| 衡南县| 南靖县| 高青县| 诏安县| 福贡县| 齐齐哈尔市| 东乌珠穆沁旗| 嫩江县| 佳木斯市| 阳城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