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7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 《公報》)顯示,2017年,北京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明顯,能源結構清潔化任務超額完成。
環境質量穩中有進
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7年,北京市環境空氣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濃度全面下降,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5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5.6%;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值分別為8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和8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0.0%、4.2%和8.7%。
一氧化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濃度值為2.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4%;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第90百分位濃度值為1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2017年,北京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同比分別削減了56.1%、22.9%、22.3%和18.4%。
能源結構清潔化任務超額完成
2017年,北京市持續推動能源結構清潔化,全年共完成901個村、36.9萬戶煤改清潔能源;改造和拆除1.32萬蒸噸、淘汰2.7萬余臺小煤爐,實現城六區和南部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全市燃煤總量壓減到600萬噸以內,完成燃氣鍋爐低氮改造2.3萬蒸噸。
全面建成四大熱電中心,陜京四線天然氣工程建成投運,實現“區區通管道天然氣”。
針對移動污染源,2017年,北京市聚焦重型柴油車,報廢轉出老舊機動車49.6萬輛,使用兩年以上的9000余輛出租車全部更換三元催化器,公交、環衛等8個行業新增的9000余輛重型柴油車全部安裝顆粒捕集器。率先完成普通柴油和車用柴油并軌,全部供應第六階段車用汽柴油,實施國Ⅰ國Ⅱ標準輕型汽油車限行、部分高排放載貨汽車六環路以內禁行,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
|